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古今纵横>>历史长河>>昨日足迹>>东赢之岛国>>勿忘国耻!!!!>>看《紫日》中日本兵屠杀中国人 小学生竟哈哈大笑

主题:看《紫日》中日本兵屠杀中国人 小学生竟哈哈大笑
发信人: li6804(太上老君)
整理人: renxingyu(2001-05-04 08:17:56), 站内信件
   上海4月26日电:一群天津市三年级的小学生近日在电影院里观看到《紫日》里日本兵拿中国活人练刺杀的镜头时,竟然发出了哈哈的笑声,消息传出,举国哗然。今天专程来沪出席《紫日》上海首映式的导演冯小宁痛心疾首地说:“这是一起严重的事件,如果说日本的年轻一代因为教科书的问题不大了解这场战争的实质还可以理解的话,中国的孩子们竟然不知道这段历史意味着什么,那简直就是罪过,对此,我们的家长和教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冯小宁认为,孩子们的笑声并不是因为影片拍得虚假,他们很可能是觉得好玩,把残酷的战争场面当成平时常玩的游戏机了。尽管这些孩子还未成年,但日本侵华战争是一个历史常识问题,是和知道自己的爸爸、爷爷是谁同样的问题,连这个问题都不了解,这简直就是耻辱。冯小宁说,我们小学三年级的时都看得懂《地道战》和《小兵张嘎》,最起码在看到日本鬼子杀死张嘎的奶奶时我们绝不会笑,现在的孩子出现这样的事值得所有中国人反思。
    虽然我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但一定拍得很差。不然残杀的镜头怎么会让人发笑呢?特别杀的也许是他们祖父。不过这位冯导的片子一向着实不乍地。从《红》到《黄》那叫他妈拍的什么吊,不伦不类的,说是他妈的教育片,其实就是误导观众。这认为那些学生笑的不是杀人的镜头,笑的是那个冯吊毛拍得幼稚可笑。 不会拍就不要拍嘛,他还一部接一部的拍。操。
    和现在儿童题材的教育片太少也有关系。冯小宁拍的抗日片子,总喜欢搭点爱情什么的。这么个片子里加个小日本还加个小俄罗斯,想表达点人性什么的,小孩怎么理解得了?怎么不学学好莱坞,好人就是英雄形象,什么优点都占全了,坏人就坏到极点,不是很好吗?非要在小日本里还要找出不坏的女人来演,教育得了小孩吗?我们现在就缺这些美国式的“高,大,全”电影形象,搞得小孩都去崇拜外国人。  
    看看以前拍的“小兵张嘎”,“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拍得多好,把日本人描写得多可憎,多愚蠢,把抗日英雄描写得多深入人心。现在的导演编剧什么的,能不能把你们手头的“人性的光辉”放一放,给我们的孩子描写一些光辉伟大的英雄形象,狠狠地把那些侵略者们揣上几脚?
    一群十来岁的小孩懂得什么?用的着向对待日本鬼子一样对待他们吗?其实真正没有民族脊梁的是我们这些成年人。试问哪一个高才生不是削尖脑袋奔赴美国、日本(他们真的是为振兴中国而去留学的吗?鬼才信);哪一个外企员工不以自己收入颇丰而自得,生怕得罪了美国鬼子、日本鬼子而丢掉了高档写字楼的生活;哪一个家庭不是以和某某籍华人沾亲而沾沾自喜。整个国民的自卑和崇洋,怎么可能教育出以华人为荣的下一代呢?看看昨天论述韩国国民的文章,我们这些成年人真的应该反思一下,为什么一衣带水的弹丸小国,能够有这么强的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不找出根节,拍一万部《紫日》有什么屁用?   
    为什么现在的拍摄技术和器材的水准都提高了,但革命题材的影视作品还不如60年代的呢?——回想一下《平原游击队》,《英雄儿女》等等,太多了,为什么我们百看不厌!——当你看这些影片的时候,我想不管是不谙世事的孩子,还是当今社会的“新人类”——你说能笑出来吗?——归根揭底,现在的革命电影已经没有了革命年代的激情,有的只是哗众取宠的造作;没有了艺术上的创作,有的只是大把大把的烧钱!——唉! 
    我觉得和孩子们没有太大关系,冯小刚没必要把自己电影拍的不成功归罪于中华民族的下一代。即使我们的孩子们对民族仇恨记忆不深,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他们没有生活在那个时代。我反问一句: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在看《辛德了的名单》的时候没有笑?!! 
    我觉得根本就是导演在搞笑,还好意思痛心疾首。其实电影公司排的是商业片,非要拿这段痛心的历史来糟蹋,这样也霸了,偏偏又把暴力镜头突出到一定高度,这样也罢了,偏偏又逼着孩子看。我CAU,面对这样的电影工作者我痛心疾首。  
同样这些孩子,看《辛德勒名单》、《美丽人生》他们笑了吗? 



 







   






 

                                                                                                                                                 


----
欢迎到广州历史长河去淘金!!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