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hujf6(别笑我)
整理人: eyeyou(2001-04-28 09:34:51), 站内信件
|
日记人生
许多年前,钟爱我的语文老师拿着我的作文问我:“难道你不写日记么?”作文的题目是“日记的好处”。那个年龄的孩子,喜欢语文的都有日记,我没有,这次作文也就理所当然反常的差。“写写吧,会有收获的。”老师劝说我。
于是,我真的写起来。
生活实在丰富多彩,日记于是总能延续下去。我依然喜欢语文,老师换过好几位,庆幸都关心我和我的日记。转到邬先生门下时,日记已是我的习惯,好象每天的三餐。邬先生提倡写日记,经常对此作些指导。之间我曾厌倦单调的“三餐”,舍之不得又难以下笔。于是跑去问问邬先生。“你可以写些感受。”他说,“因为你们不在单纯,虽然还显幼稚,想法总会有的。”
我开始象初学论文那样,想一点写一点,这样持续日记的里程。迷惑时再敲开邬先生那熟悉的小门。
然而,我很保守,生怕心理的秘密被发现,对日记的保藏随着想法的深入愈发谨慎,偶尔的疏忽必然引发和“偷窥者”的文攻武斗。邬先生过来调解,安慰“受伤”的我:“日记其实就象人生。光明磊落、无愧道义原则,即使有些过失,有些狡黠,也无所谓秘密。日记正是督促你学做人的最佳手段。况且,有时候我们总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别人未必那么在乎你。你一心掩藏的秘密对他人来说除了满足好奇和偶尔的饭后话柄外没有更多的意义。“话很深奥,和他在日记的引导一样,让人费解。他曾作过日记引导总结:日记的历程往往记实、感触、对生活的思考这种过程。记实时无拘无束,感触了则小心翼翼,一旦达到深层思考的境界就无所谓秘密了。我未能及时明白,明白时失去了天真和幼稚。
人长大了甚至老了,走过的岁月会自然的回旋,对生活意义的思考理智了。秘密或许还有,但不那么重要。依着邬先生的指导写过了风风雨雨,偶尔的回顾发现属于自己的秘密越来越少,帮人保存的也写进了日记里。
日记游历到这关卡还要怎么走,邬先生没有讲,生活还在继续,剩下的历程全靠自己。邬先生或许不在记得我,父母老了,他们的路和我的时代难以雷同。没有呵护的蓝天下,我张开丰满的羽翼,开始人生的漂泊。
望着天空、白云,我期待自己变成风,漂泊中还有自己的意识和韵律。
---- 我本是峰
我心似风
如风飘渺
我就是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