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古今纵横>>历史长河>>昨日足迹>>同仁之作>>cjxg_dm(三脚猫)作品集>>赫连勃勃小传

主题:赫连勃勃小传
发信人: cjxg_dm(三脚猫)
整理人: renxingyu(2001-04-27 17:30:12), 站内信件
                 赫连勃勃小传 
   十六国时大夏国国王赫连勃勃,字屈孓,匈奴族人。勃勃的祖上曾经做过前赵的将军,是前赵皇室的远亲,所以有的史书也称他做刘勃勃。他的父亲刘卫辰趁着前秦符坚兵败淝水,局势动荡之际,拥兵割据河西一带。后来北魏拓拔氏大举来攻,刘卫辰兵败被杀。当时勃勃年正青壮,胸怀大志,谋略过人。如果让他继承刘卫辰的事业,凭他的才略,可以早称雄河西二十年。可是没等他继承父亲的家业,就国破家亡了。勃勃趁乱逃到与其同族的叱干部,乞求收留。可是叱干部酋长他斗为了讨好拓拔氏,把勃勃抓了起来送给拓拔氏。叱干他斗的侄子阿利久知勃勃的才略,得知叔父要将勃勃送与北魏,便从驻地飞马来见他斗,劝他不要把勃勃送与北魏,说勃勃是当世的雄才,不是一般的人物。求他斗放了勃勃,可是他斗不听。阿利便挺而走险,在他斗执送勃勃的半路上派遣亲信救下了勃勃,把勃勃暗中送到后秦高平公没亦于。没亦于也十分欣赏勃勃的才干,认为他一定能做出大事来。把他最心爱的女儿许配给了勃勃,并让勃勃执掌兵权。 
  后秦皇帝姚兴也十分欣赏勃勃的才干,决定重用勃勃。任用勃勃为当时权位极重的骠骑将军,并让他经常参与朝政,对他的宠信已经超过了当时的皇族贵戚。这自然引到了他们的不满,姚兴之弟姚邕便在姚兴面前说勃勃这个人野心太大,等他的势力强大以后,就很难控制住了。不如趁现在羽翼未丰之际,杀了勃勃以绝后患。虽然姚邕是出于排挤勃勃的目的才对姚兴不要重用勃勃的,但是姚邕却很透彻的说出了勃勃的性格。他说勃勃这个人太过凶残,对待下属十分严酷,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六亲不认。姚兴虽然没用杀勃勃,却已经对勃勃起了防备之心。 
  但没过多久,姚兴好象忘了对勃勃的提防,派勃勃出任安北将军,封他为五原公,镇守朔方。勃勃在姚兴手下的时候一直是恭恭敬敬的,但他并不是真心做姚兴的臣子的,只是时机不成熟,暂且寄人篱下。等到他镇守朔方的时候,勃勃察觉到发展的时候已经来的,已经和姚兴拉开了距离。 
  河西鲜卑部给姚兴进贡了八千匹战马,路过勃勃的辖境时,被勃勃扣了下来,留为已用。但他十分清楚此举实际上已经公开和姚兴翻了脸,姚兴不会放过他的。不如先下手为强。他纠合自己的全部武装约三万人,假装到高平打猎,来见自己的岳父没亦于。没亦于丝毫没有防范,勃勃趁他不备杀了没亦于,吞并了没亦于的五万多精锐部队。至此,勃勃的势力已经足以和姚兴分庭抗礼了。 
  公元407年,勃勃正式称夏王,为了报恩,勃勃封叱干阿利为大夫,叱干一家也多有封赏。称王分伊始,勃勃就开始四处用兵,扩张地盘。他先后吞并了河西大片土地,并和姚兴的后秦刀兵相见。勃勃的部下劝他直接袭取后秦的都城长安,勃勃却看清了自己的实力可以与姚兴相对抗,却还不足以灭掉姚兴,决定不冒险。实行步步为营的策略,先攻占边远的城堡,在无形中扩大自己的力量。并且他算准了姚兴活不了多长时间,姚兴的儿子姚泓懦弱无能,到时候再攻占长安胜算要比现在大的多。他第一步就是攻打后秦统治最为薄弱的岭北地区,没有几年的时间,岭北已经在勃勃的统治范围之内了。远在长安的姚兴看到勃勃如此猖狂,后悔当初不听姚邕的良言。 
  勃勃第二步便是南凉,他以南凉王秃发辱檀拒婚为由,亲自率军来攻南凉。由于勃勃生性残暴,治军极其严酷,所以夏军的战斗力出奇的强,所到之处无不死尸遍野,血流成河。辱檀出兵与战,被勃勃杀的大败,几乎亡国,这一战勃勃大获全胜。   
  第三步,勃勃又与后秦开战,杀了后秦军约万余人。姚兴大惧,全面退守河南,朔方及岭北全部被勃勃占领。且对后秦虎视耽耽,极大危胁了后秦的生存,迫使后秦将重兵屯于北部,以防止勃勃的南下。这在客观上帮助了东晋,直接导致后来东晋灭掉后秦。 
  勃勃看到自己的实力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他并不急于灭掉后秦,他决定先消化自己的既得利益。这一时期军事行动略为减少,他在这期间修建了著名的统万城,做为大夏国的都城。这一年,他决定把自己的刘姓改成赫连。 
  过了一年,勃勃决定南下攻秦,这时候的后秦已经是江河日下,国力大大减弱,经不起夏军的猛攻,丢失了渭河平原的大片土地。夏军快挺进到长安的时候,勃勃听闻东晋的刘裕也已经兵发中原,西进灭秦,他做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决定,退避三舍,不与刘裕发生正面冲突,把军队撤回国内进行修整。他看到东晋国内内乱不断,刘裕的政敌不少,刘裕此来,能灭秦地而不能守其地,因为刘裕不可能置自己的势力根基与不顾,过不了多久刘裕一定会返师江南。勃勃认为刘裕手下的将军都不如自己,到时候再取长安胜算相当大。果然不出勃勃所料,没过多久,刘裕便灭了后秦便匆匆返回,留下年仅十二岁的儿子刘义真守长安。勃勃待刘裕返回江南后,便大举南下,加上当时镇守长安的晋将内部不和,互相争斗,给了勃勃可趁之机,勃勃此战十分顺利,不仅攻下了长安,整个秦川都被勃勃占为已有。 
  当时群臣请勃勃定都长安,勃勃却认为如果定都长安,北方的统治基础就会动摇,北魏就会趁虚而入,如果岭北丢了,那长安也就没有任何价值可言了。如果定都统万城,北魏就不敢轻易发动战争,对自己的统治极为有利。 
  在攻占了长安以后,勃勃渐渐失去了以前那种雄心壮志,很少再发动战争,开始沉迷于酒色。从这开始,大夏国实际上已经走了下坡路,国势一天天减弱,而北魏则越来越强大。等到公元425年赫连勃勃病世,其子赫连昌继位开始,北魏就发动了对大夏国的全面攻势。过了六年,魏军攻下了统万城,俘虏了赫连昌,灭掉了夏国。 
  纵观赫连勃勃的一生,他的才略在当时君主中是属于一流的。但他为人过于残暴,酷爱杀人取乐,其实他在统治区域内实行的是一种恐怖政策,只注重武力治国,没有看到文治的重要性,国内政治十分黑暗,在他的晚期,很少有人才脱颖而出,造成了政治基础的自我消弱。所以他死后仅短短的六年,他亲手创立的大夏国便被北魏灭亡。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