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thebbq()
整理人: lyndabc(2002-04-13 15:17:24), 站内信件
|
仅仅是想在寻获爱情的过程中走一条与众稍稍不同的路径,却害得大家替我 们担忧烦心……
我和他相识在电视派对的演播现场。你甭猜了,就是“非常男女”、“玫瑰 之约”那种类型的节目。我不知道,除了在署了笔名的文章里坦白承认这一事实 外,我是否有勇气在其他场合亦能表现得如此从容和镇静。
一直没有原则上的分歧,所以一直没有机会分手。就这样交往了很长的一段 时间。有一天,我记得还是个月朗星稀,让人能联想到“浪漫”这个词的夜晚, 他郑重而又难为情地对我说:“有一件事我必须告诉你,我不懂日语,对法语更 是一窍不通,那些三脚猫的功夫只是从电视上现学的。”我一怔,立即安慰他: “没关系,我也没去过美国和香港。我到过最远的地方是上海。”他宽容地撇撇 嘴说:“另外我的家庭很简单,父、母和妹妹。记得我好像说过我有七兄弟,嘿 嘿……”受他的提醒,我也作了更正:“对了,我的父母一直恩爱如初,从来未 动过离婚的念头。”“还有……”在澄清一些事实后,我们都如释重负,理解地 笑了。有一会儿,我对他的博士“牌子”是否也属于澄清的系列表示了怀疑,欲 言又止中他领悟地对我说:“学历倒是真的。”他掏出身份证和学员证来证明, 焦急中连工资卡也让我浏览了一番。那天回来,我们手挽着手,心里有一些新鲜 的东西在悄悄地滋长。从此,我们对真诚一致地崇尚起来,连恋人间善意的恶作 剧和小把戏也不轻易尝试,缘于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理由。
好不容易克服了心理上的障碍,没想到更大的阻挠才刚刚开始。台上受到祝 福的恋情台下遭到了除电视台导演外所有人的反对。我的父亲算得上是一个通情 达理、见多识广的知识分子,他支持我上节目,却不准备把他的女儿许给那个在 众目睽睽下认识的愣小伙儿。“怎么能当真呢?那不成个笑话了!”父亲说。一 边是我再三地表白,一边是父亲再三地说服,最后我们都沉默了。
体验非常爱情的后遗症远不止这些,让我们防不胜防的尴尬是随时可能在公 园、商店、大街上被素不相识的人截住,详细地询问拍摄时的情况和对未来的构 想。多数情况是男友战战兢兢地回答,而我则在一旁莫名其妙地心虚。后来假发 、墨镜都派上了用场。最夸张的一次发生在麦当劳餐厅。一位陌生人指着我们兴 奋地说:“我知道,我知道!你是5号女嘉宾,他是男6号!”未等我们做出反应 ,呼啦啦已围了一圈人过来。大家热烈地望着我们,七嘴八舌地提出问题。频率 最高的问题是“你们拿了多少奖品”和“你们来真格的吗?”得到我们确实在发 展的回答后,众人的眼光由好奇转为怀疑,间或还有“看
你们能继续多久”的诘难。我是个俗气的女人,渴望付出的真情能被认同和祝福 ,也许我的要求是过分了罢。那天,我们抛下鸡柳汉堡裹着满腹灰败的情绪落荒 而逃。
如今,电视征婚交友的节目越办越红火,从城市到乡村,从国内涉及到国外 ,报名者更是接踵而至。各报刊对此褒贬不一,对嘉宾的表现却一致不看好。不 少文章批评他们作秀”,虚伪、翻脸不认人,甚至派对成功的嘉宾隔天后竟如同 陌路。这种情况或许是有的吧。不过我认识的嘉宾们都还保持着正常的朋友关系 ,即使不成恋人,也未成仇敌。印象深刻的还有一篇文章,直截了当地抨击嘉宾 们不负责任,滑头、缺乏廉耻,并预计这种“速食爱情”必将走向毁灭。看到这 样的文字,我们感到非常对不起大家———仅仅是想在寻获爱情的过程中走一条 与众稍稍不同的路径,却害得大家替我们担忧烦心,义愤填膺到做发人深省的文 章。
一年来,我们如履薄冰,小心翼翼。节目是再也不看了,那简直成了一种隐 痛。虽然我们的爱情并非见不得阳光,但我们还是婉拒了电视台跟踪采访的邀请 。前几天,一位外地友人听说我们即将结婚,特地打电话贺喜,问及恋爱史,男 友随口胡诌:“她是我姨妈介绍的。”朋友说:“传统是传统了些,但保险又知 底细,总比什么‘玫瑰之约’好,那多浮躁呀!”放下电话,男友骂了一句“妈 的!”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6.190.1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