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monique(叶子)
整理人: navi(2001-04-15 05:08:13), 站内信件
|
各位正反方的辩友,大家好,现在叶子来做反方总结陈词。
对方辩友roy_young在首述《【辩论赛正方】中学生出国利大于弊》中特别指出: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国外的大学教育的水平并不比中国差。
换言之,对方辩友也就是说国内大学教育的水平也很高咯。既然国内有物美价廉的大学教育,为什么还要去追求价格高昂的国外大学教育呢?这岂不是盲目崇洋,舍近求远,舍本逐末吗?我国每年在出国留学这一项目上就有近亿万的资金流失,从长远的国家利益来看,这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
对方辩友philoz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二章第十一条明确指出“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以中学生心理已经成熟,出国留学利大于弊。
法律上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就代表了人心理上的成熟吗?泰国民法规定,7岁的人就有完全民事责任;美国某些州也规定14岁的人就负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那么这些7岁、14岁的人是否就具有成熟的心理呢?判断一个人心理是否已经成熟,应该以科学为依据,而绝不能够以他是否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来判断他的心理是否已经成熟或成熟多少。中学阶段的青年处于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思维活跃,心理素质不稳定,需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生活环境及学习环境下受到父母师长的积极引导以度过这一自我成熟期。而出国所带来的环境变迁不仅会对中学生带来进一步的迷失自我,彷徨无错,而且会引起中学生的心理失调,不利于生理成长,亦不利于心理成长。成才先成人,中学生出国既难以成人,又难以成才,请问对方辩友这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呢?
对方辩友super-egg(蛋蛋)告诉我们,外国的月亮并不比中国的圆,但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确实比国内先进的多。买东西不光要看价钱,更要看质量,更何况是关乎子女终身的教育呢。
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确实比国内先进的多?那么为什么在国际奥林匹克xx竞赛中屡屡摘金夺银的是中国中学生而不是其他国家中学生呢?请问对方辩友是经过调查研究过的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哦。正因为出国留学是关乎子女一生的大事,所以家长们才不可以“在惊鸿一瞥中,看到了风景不错,人文环境还可以,就把子女送出国留学”!这是一种对子女的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同样也是国家人才培养的损失。长此以往,请问这是对国家建设发展的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
对方辩友leon_b_1(阿仇)给了我们三个论点:出国留学,可以在最大成度上锻炼自我发展自我,使之更加完美,这是在国内万万做不到的;可以说给自己了重生一个机会,这个机会是国内不可能创造的;出国真的可以光宗耀祖。可是对方辩友却没有任何有理据的分析说明。中国十三亿人口,出国的人数多还是留在国内的人数多呢?难道留在国内的人就不能锻炼自我发展自我,使自己更加完美吗?难道就不能在遭受挫折后重生吗?对方辩友的辩词毫无任何说服力与理论性!
对方辩友donkeylee-renwox从历史人物的角度告诉我们詹天佑、邓小平等年纪小出国,最后归国为祖国作贡献如何如何。
时代变迁了,国情不同了,中学生出国的情况也就不同了。这不就是时移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吗?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出国留学有其一定的积极意义,有完善自身,锻炼意志的可能性,但这并不表示任何年龄的学生都适合出国留学。环境突变造成的中学生心理失调如何有利于他们在陌生的国度安然度过心理成长及生理成长的过渡期?巨额的资金投入与浅浮的流血镀金“金光大道”如何有利于个人和家庭?祖国文化的迷失及国家教育资金的流失又如何有利于民族及国家发展呢?为什么功成名就归国留学人员少之又少被称为“物以稀为贵”呢?利大于弊体现在何处呢?
我方认为,天生我材必有用,中学生应该首先在我国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先成人,后成才,然后再为祖国发展及世界沟通间作出自己的贡献!谢谢。
---- 谈天说地海外华人有奖辩论大赛正在进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