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super-egg(蛋蛋)
整理人: navi(2001-04-14 08:23:09), 站内信件
|
★原文转载自oversea版super-egg的《Re:【辩论赛反方】再驳对方辩友:donkeylee-renwox》★
叶子个人能力有限,无法亲力亲为作出数据统计,不过唯物主义哲学辩证法告诉我们,要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叶子是没有父母陪同,国外没有亲戚,一个人出国;navi是一个人出国;亮亮是一个人出国;南云儿是一个人出国;冰激淋女孩是一个人出国;叶子的同学亦都是一个人来到举目无亲的国外。这是否是中学生出国的普遍情况呢?如对方辩友所言,有父母陪同,国外有亲戚的中学生不是极少数,为大多数,这是否是做过调查,有权威的统计数据呢?
--------------
哈,这么说你也算是中学生出国了,不知如此大力反对中学生出国的叶子同学,
为何自己又言行不一呢?我好像也没看到你哭着喊着要回国啊?
请问对方辩友如何理解关心照顾的定义?仅仅是精神上的抚慰吗?上层建筑还需物质基础作为保障,对方辩友的这一论断不正是我思故我在的唯心主义表现吗?这里,叶子带大家回顾一遍哲学定义上的物质概念: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这一概念对物质做出了本质的规定,明确地指出了物质对于意识的本原性、意识对于物质的派生性,从而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立场,从而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对方辩友懂了到底什么是陪伴,什么是关心照顾了吗?^&^
---------------------------
唯物主义未必就对,唯心主义未必就错,哲学理论都是不能证伪的。
当然,这是题外话
哈哈,相请不如偶遇,既然对方辩友对皮亚杰有较深入学习,而叶子又小有兴趣,那咱们就来谈谈皮亚杰的理论。。。
------------------------
可惜你的老底早就自我暴露出来了,呵呵。 这些都是你临时抱佛脚看得书,看懂了没有都成问题。我们donkey可是教育学硕士
对方辩友很有意思,一方面斥责中国中学中使用的教材都是老掉牙的,还举出高中物理的人教版教材为例,另一方面又说五六十年代高中的课程内容,只相当于目前的初中水平,这是知识发展的必然。呵呵,请问对方辩友,我国的教育是否在逐步发展,进一步完善呢?
-----------------------------------
是在发展啊,只是发展太慢,和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请问对方辩友,这些一流高校的教授、诺贝尔奖的获得者获得成功的基础是不是有深厚的专业基础呢?兴趣爱好所产生的动力是不是在深厚专业基础上逐步发展开阔的呢?叶子对历史考古非常有兴趣,是不是凭着这个兴趣爱好明天就可以和考古学家一起发掘雷锋塔呢?呵呵,说不定叶子拿着舍利子也会说这是什么玻璃珠子啊?哈哈哈。有灵活的思维,探索的动力,才是万丈高楼平地起的牢固的基奠?万丈高楼平地起所需要的恐怕还是真实的砖瓦砌筑吧,灵活的思维,探索的动力倒是可以成为装饰添设。相信大家对华而不实的镂空雕花弓箭这一典故还是记忆犹新吧。
---------------------------------
叶子是学文的吧?请问中学学的物理化学,现在还记得多少?就算现在还记得一
点,大学毕业后还能记得多少?缺乏兴趣的所谓基础,几年时间就会忘的一干二净。
philoz出国的感觉很好?请参考:作者philoz 2001-04-05 19:01:49 我的一些胡言乱语。附上文中部分段落:
。。。
这不正体现了一个中学生出国的彷徨与迷惑吗?请问对方辩友,这到底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呢?
-----------------------
彷徨与迷惑都很正常,留在国内的中学生没有吗?这是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
到国外去开阔视野,有助于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消除彷徨
如果一个中学生在自己本国用母语都无法参与竞争,成为佼佼者,那么又何以在外国用外语和外国人竞争取得成功呢?
-----------------------
为什么要把这看作竞争呢?学习就是学习,是为了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是
为了与别人争第一第二, 叶子相必是小时候争考试排名争惯了,呵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