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jackcooo(绿缘)
整理人: spiceqi(2003-01-15 10:40:12), 站内信件
|
在茶舍外探头三个月,终于发现了一条真理:骂藐漠,说古金,心理补白(现在还要加上批央笑)永远不会没有观众,得此三味,不可不试,看了红花的《朋友和女人》,忽然想到酒,匆匆抛将出来,即关古金之,又关茶舍名人 ,说不定身价能上涨两文,是为序。
有英雄的地方就有酒,古龙,金庸都少不了写到它。但总体上看,酒对古龙的重要性明显的大于金庸,他笔下是无人不酒,无时不酒。但是,看来看去,总觉得古龙的酒喝得太单调,不是几个朋友“拼”酒,就是一个人寂寞独饮,而且,喝来喝去总是以烧刀子为中心。连酒后“头疼得想用刀子把它割下来”的酒后感,也是COPY了又COPY ,配合着作者用惯了的人
生寂寞呀”的感叹,倒也自成一家。
昨天无聊看《笑傲江湖》,看到祖千秋示杯那一点,忽然自豪感大起,想起金庸笔下的酒所体现的文化底蕴,艺术技巧,真真正正的非古龙可比,不用说祖千秋给令狐冲开的那节生动
形象的的品酒美学,只看看周促英杏花楼喝汾酒巴石破天小船尝女儿红,萧峰少室山痛饮烈酒。。。。。喝出的那些或豪爽宏阔,或旖旎惊喜,或悲壮苍凉的人生况味,就觉得天地间不枉有此酒了。更有有田伯光千里担酒访令狐,虚 段誉同酒异话结金兰,真的把中国酒里的诗意,酒里的豪气,酒里的苍凉写到了十分 。
从“酒”上就可以看出, 金庸的文化底蕴却是是古龙不能比的,有人说金庸在搞文化摔卖,但文化就象空气一样,却实是少不了的,古龙在早年有那一段“落魂江湖载酒行”的经历,借酒销愁愁更愁的凄凉寂寞想来是体会极深,写起小说来这就成了很重要的至少素材,写出来出颇能得一些人的共鸣,但是人生百态,酒国众生,怎能以一个”烧刀子伴寂寞“
”了得呢?大师与非大师的区别,从此或可见一斑
山一程,水一程,银箫不奏听鸟音,画船载酒行。
梅三更,月三更,素手弹剑轻死生,苍茫踏雪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