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谈天说地>>● 海外华人>>心情加油站>>请你参加>>"海外华人"2001有奖辩论大赛>>【辩论赛正方】中学生出国利大于弊>>驳jorvik(白白)

主题:驳jorvik(白白)
发信人: gueilai(首领归来六月雪)
整理人: navi(2001-04-11 20:26:32), 站内信件
你说:philoz,你的逻辑并不适用于叶子所说的例子,我也看到很多失败的例子,而且在数字上说,比所谓成功,如留在国外的,或是学成回国要多。中学生出国是今年来兴起的一个行当,作为一个产业,对国家经济造成很大的危害,但出于我们向往的民主,国家还是有限度地开发着。从行业本身出发,我们能看见许多的骗局和眼泪,真正出来的中学同学,(我定义为从12到18岁的中学生朋友)在不同的国家遭遇当然也不尽一样。叶子提到了心理学关于个人成熟和承受力的理论,我刚好看过书,青春期朋友对事物接受能力强是相对成年人说的,但在陌生环境下,这种能力会打折扣也是很正常的,所以中学生出国虽因人而异,但总体来说并不适宜,弊端还是较大的。 



答:任何人都有权利去选择自己该在那里发挥自己的能量,这没有国界限制,这好比一个有能力实现星球大站计划的人在中国有可能实现吗?如果其他地方有可能的话,他当然可以去选择那里,因为他创造的东西是有用的。另外,出国不能称之为产业,应该叫趋向吧~这对经济没有伤害,这应该是对教育的投资吧~既然是投资就会有回报的,那是后话了现在谈没用,要看回报的多少了。未成年的中学生到那里学习都是有监护者的,父母带出去的父母为监护者,国家送出的国家就是监护者,怎么说都有保证他们生活或者遭遇的理由,这完全没有必要担心,我们应当相信监护者的能力的。
心理能力是需要引导教育的,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就应有什么样的心理,在陌生的环境也许能提高兴趣的,这样的问题根本就没有必要担心,如果一个没有心理承受能力的人,不管到那里他也不会改变的,反之,如果有心理接受能力的人,给他的新环境反而可以提高他本身,外界因素不完全是主要的。



----
2001年3月21日落败于(宗教信仰)耶酥和释迦牟尼的弟子口下。
2001年3月22日申请(我爱我家)家版第四版副失败。
2001年3月23日被(新同居时代)遭greenmay板斧无端强暴
2001年4月 1日申请开版(口辩社区)失败。
2001年4月 8日自封于(我爱我家)版一年,因失去特色。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