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zhxh2280()
整理人: ilikeliwen(2001-06-18 11:04:17), 站内信件
|
清明到了,我思念离我而去的的母亲,五年前母亲积劳而疾,不治而终。拂去岁月的风尘,割不断对母亲的情思,那是母子亲情。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劳动人民家庭。从我懂事时候起,母亲为生计,起早贪黑,到很远的郊区仓库做工,不管刮风下雨,天寒地冻,每天路上来回辗转二、三个小时。早上天刚亮她就起床为家人准备早餐,然后匆匆赶路。晚上拖着疲乏的身子回来,还要操持家务,照料未成年的孩子。每天中午我和妹妹放学后都是自己弄饭,吃的主要是昨晚母亲多做的饭菜。傍晚,我们先生火做饭,等母亲回来做菜。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没有一次带过我们兄弟姐妹上过公园和馆子,没有为我们买过一件玩具,过年能添上一件新布衣、新胶鞋,那是高兴得不得了的事了。尽管这样,我们兄弟姐妹三个都很懂事,从不羡慕别人,不跟母亲吵闹买这买那。当我长大了,我反而感谢母亲,正是因为从小生活的磨炼,使我知道劳动人民的艰辛,培养了我独立生活的能力和克服困难的意志,激发了要奋发读书的动力。
记得1965年我全凭自己的努力,以优异成绩考上广州一所有名的名牌大学的时候,母亲激动得彻夜未眠。告别亲人上学时,母亲递给我120元作为我半年的生活费(要知道每月20元,现在是微不足道的,但当时一个月的伙食费才15元多;即使领助学金,特困生不过15元,其他的为10元、8元、5元的),捧着这么“多”的钱,望着因日夜操劳过,过早出现白发的母亲,心里沉甸甸的,我深知其中的分量,我这个从小倔强不爱哭孩子,那天居然失声痛哭,跪拜母亲跟前不起。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此情此景仍历历在目,永生难忘。
在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的三十年里,我一直不敢忘本,无论在那个工作岗位上,我都竞竞业业工作,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做人,虽然两袖清风,但无遗憾。如今,我已步出中年,我的孩子已成长工作,他也知道要敬业和清白做人的道理。这是我最能告慰母亲的事情。
悄然离去的母亲,留下了抹不去的身影,苍天在上我祈祷,送去落日盼黎明,何日是您的归程,母子何日再相逢?我要在母亲灵前献上一束圣洁的白花,感谢您养育之恩,愿您九泉下安息。
2001年清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