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古今纵横>>历史长河>>昨日足迹>>中国古代史>>科教文化>>中国古代的数量单位

主题:中国古代的数量单位
发信人: daiqisi(绿雨滋润天蓝草)
整理人: daiqisi(2001-04-06 15:57:09), 站内信件
    在公元190年前后(约东汉时期)在一本名为《数术记遗》的典籍当中,便相  当完整地记载了中国表示数量的数词。这些数词计有一、二 、三、四、五、六、七、八、九、 十、百、千、万、亿、兆、京、垓 、杼、穰、沟、涧、正、载。而中国数词表示法当中最大的“极”,在这本书当中并没有记载,不过却常用在表示无限大的概念。 
    随後则因佛教的传入,与天竺的交流兴盛,所以便又加入了自印度的几个数词:恒河沙、阿僧□、那由它、不可思议和无量,再次地扩增了中国的数词单位。这几个从印度传过来的数词,我们现在可以在佛教的经典上面看到,例如在《无量寿经》中,它们是用在度量时间的长度。 
    在进入了唐朝时期,因为与日本交流频繁,透过日本的遣唐使,这些数词也就传到了日本。这些数词到了日本之後,又添进了一个新的成员:大数。它原本是与小数相对应的,後来才被引申为一个新的数词。 
    从以上的简短沿革中我们发现,其实中文里表示数量的数词相当丰富。既然在中文里还有著这麽多个数词等著备用,那它们代表的实际数量到底是多少呢?下列就是它们代表的数量: 

 万:代表的是10的四次方。 

 亿:代表的是10的八次方。 

 兆:代表的是10的十二次方。 

 京:代表的是10的十六次方。 

 垓:代表的是10的二十次方。 

 杼:代表的是10的二十四次方。 

 穰:代表的是10的二十八次方。 

 沟:代表的是10的三十二次方。 

 涧:代表的是10的三十六次方。 

 正:代表的是10的四十次方。 

 载:代表的是10的四十四次方。 

 极:代表的是10的四十八次方。 

 恒河沙:代表的是10的五十二次方。 

 阿僧□:代表的是10的五十六次方。 

 那由它:代表的是10的六十次方。 

 不可思议:代表的是10的六十四次方。 

 无量:代表的是10的六十八次方。 

 大数:代表的是10的七十二次方。 

参考资料“《数术记遗》考”



----
雨戏枝头几点绿   
雪舞窗前一片白 
历史长河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