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wwwv(虎虎)
整理人: wwwv(2001-04-05 13:22:38), 站内信件
|
幼儿时期--看秧歌压马路(二十三)
五十年代,我们老百姓家,根本没有电视,我们也想不到电视是什么样子的。唯一的就是看看黑白电影,现实生活中,只有看扭大秧歌了。
那个时代的文娱活动开展的特别普遍,会个说拉舞唱,就算是特长了。到处是文娱演出,热闹的很,尤其是小孩子们,每天都有不同的活动,真是丰富多彩。不象现在的孩子,每天补习、补习、就是补习。除了比我们当时吃的好以外,各方面可比我们苦多了。可我们大家吃的都一样,谁也不觉的苦到哪里去的!
大家都见过扭大秧歌吧?可是扭大秧歌的人,都是几十岁的老人。我就见过她们年青时候扭的大秧歌。就是没见过母亲扭过。她喜好唱,不喜欢舞的。可我喜欢看,喜欢跟着走着看。
那时候路面不好,街道就组织家属们义务劳动,压马路。一大群的妇女走出了家门,在专业人员的指挥下,平整马路,铺上小石子还撒上炉灰渣,一层一层的压,孩子们围着一群一群的看热闹。等大人们停下来休息的时候。一大帮的孩子们就上前,学找大人的样子,就是不见大铁滚子动,哈哈。那可真重呀!
马路压平了,秧歌就吹着喇叭大着大鼓扭过来了,还有花鼓队和高翘队,都是年青人,我最爱看的就是西洋鼓乐和民见的跑汉船了。几乎天天都有这样类似游行的文艺活动,说是为国庆十周年在排演呢!
那时候的各类文艺活动和现在不同,尤其是大秧哥队,人特别的多,队形也整齐,还都是年青人,几乎没有人对秧歌持反对意见的。
不象现在,扭秧歌只限少数老年人用在锻炼身体上,而是声势浩大的群众娱乐性活动。
那时代的歌曲也是激昂战斗的和抒情民间的歌曲较多,没什么现在的港台歌曲的。都是“革命传统歌曲”。
我们小孩子有唱不完的儿童歌曲,可比现在强多了。我们就是不知道什么叫爱情,也没见过什么是“吻”。哈哈!这一点,我们不如今天的小孩子们懂得多。
时代不同,只是变化的太快,太大了,几乎完全变了样。我是怎么学也学不会现代的歌曲,一唱就串味,总跑不了过去那总唱法,所以,我的孩子和我都各有各的VCD光盘的。各唱各的,我只能和夫人唱一段“敖包相会”而已。
---- 《人到中年》>版主虎虎 真诚邀请中年人和各界朋友访问本版
《广州人到中年》版主题:中年往事、社会、工作、家庭和爱情
欢迎访问 {北京人到中年}版请看 关闭][返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