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dyt44(胡屠)
整理人: kz.lym(2001-04-26 12:44:14), 站内信件
|
托一位伟人的福,我自小就继承了爷爷的“富农”帽子。在那个年代所受的罪,在此暂且不提;随着时代的进步,“家庭出身”这个词,差不多被淡忘了。料不想,前些天,正读高二的儿子突然问我:
“爸,咱家是什么家庭出身?”
我当时没转过向来。这个问题大概二十年没提了,怎么,那一套又卷土重来了么?
儿子手里拿着一张纸。我接过看,原来是学生登记表。上面果然有一个栏目,清楚地印着“家庭出身”的字样!我大脑麻木了几分钟。欲哭无泪。百感交集。尴尬嗫嚅。怒火渐生!如果制表格的人在我面前,我一定会把已经荒废了二十几年的拳脚使出来,将他打得瘫倒在地,昏迷不醒!可是,只有儿子在我面前,眼睛还盯着我,等爸爸的回答呢。
“先不填吧……等我问问……”
这时我记起了,在中学时,“上面”就已经为我们黑五类崽子落实了政策,将地主、富农的字样变为“革干”、革工“等等。但和其他人的贫农、下中农在一起一比,嘿,“你脱了马甲我照样认识你!”所以,改了称呼,没改变实质和政治待遇。1982年,就因为我的家庭出身,有两个姑娘都不敢和我处对象。
在儿子督促的目光下,我犹如在公安局的讯问笔录上签名一样,笔尖颤抖,吃力地写下了“革干”两个字!
---- 明日有酒今日醉,不管昨日是与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