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古今纵横>>历史长河>>昨日足迹>>我的历史观>>人民?

主题:人民?
发信人: cjzs(长剑在手)
整理人: daiqisi(2001-04-03 04:02:33), 站内信件
    “人民”,这一词语在我国是非常神圣化的。这一点我国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俄国民粹主义知识分子的影响。在沙俄政教合一的意识形态专制时期,俄罗斯知识分子以专制权力为批评对象,从而在社会分层分野中与民众为伍。但在民粹主义知识分子心目中的“人民”大众,严格说来是种理想人文意义的体现,因此这个形而上的名词“人民”被赋予了极为崇高的意义。高尔基在《我的大学》中曾对俄国民粹派的这种人文意义化的“人民”观念作过描述:
    “有时候他们谈到了人民,连我自己也很惊奇,为什么我会有跟他们不同的想法。在他们看来,人民是智慧、美德和善良的化身,是近乎神圣的统一的整体,是一切高尚、正直、伟大的开端。我可是没见过这样的人民。我曾见过的有木匠、有码头装卸工、有泥水匠,我还见过雅可夫、奥西普、葛里高利。然而在这儿他们所说的却是一种作为统一整体的人民啊。他们把人民看得比他们自己更加高贵,甘愿服从人民的意志。而我觉得倒是他们这些人身上,才……集中地体现了一种热望依照博爱精神生活和自由建设生活的善良意志。”
    受俄国民粹主义的影响,“人民”这个词在我国被赋予了不少神圣光环。时至今日,在中国话语中只要提出“人民”——还有“人民”的同义词“群众”及“老百姓”,依然具有极强的道德威慑力,“代人民立言者”也随即有了某种道德神圣性。在刘少奇一百周年诞辰时,王光美还要不忘说上一句“好在历史是由人民写的”。可是我们总是想起一点:“文革”中宣判刘少奇为“叛徒、内奸、工贼”时,也是假人民名义以行的。
    “人民”是什么?这名词恐怕是现在用得最多,而大家最不知晓其意义,且最不尊重的一个形而上的名词。七十年代的一份批判材料上有一首一个著名诗人写下的一段诗:

    人民是什么?
    人民是旗帜。
    需要的时候将它顶出去,
    不需要的时候将它卷起来。

    人民是什么?
    人民是矛和盾。
    向敌人进攻时用它作矛,
    防御敌人时用它作盾。
    ……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