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古今纵横>>历史长河>>昨日足迹>>中国古代史>>当年万户侯——王?寇?>>欺世盗名帝王策(转)

主题:欺世盗名帝王策(转)
发信人: daiqisi(绿雨)
整理人: daiqisi(2001-04-03 03:46:01), 站内信件
欺世盗名帝王策

陈玉通

  在有清以来267年历史中,雍正算得上是又有“远见”,又有“福
气”的皇帝佬了!

  先说“远见”。当其驾崩前3年即雍正十年(1733)时,就仿佛于
冥冥中预感大限将至而恶名追尸了。雍正六年时,湖南有位落第秀才
曾静,致函四川总督岳钟琪,劝其起义。这位川督虽是岳飞21世孙,
可并不想造反。曾信自成“逆书”,上列雍正10大罪:谋父、逼母、
弑兄、屠弟、贪财、好杀、酗酒、淫色,外加怀疑诛忠和好谀任佞。
将这曾静押到北京一审问,方知民间早已流传这些“诬谤之词”了。
雍正也真有主意,竟赦免曾静,令其写悔过书(起名《归仁说》),
雍正则点灯熬油,写了近8000言的自辩上谕,合辑成书,亲题书名为
《大义觉迷录》,颁布全国,深入穷乡僻壤。另命曾静去浙江现身说
法宣讲,为雍正洗雪罪名。这事儿今天看来颇为滑稽:皇帝自我辩护
词和特赦死刑犯认罪书同版发行,实乃中国历史绝无仅有的奇观。

  雍正自以为逐条批驳“诬谛十罪”,便可以消除官民对他的恶感
了,殊不知“越擦越黑”,倒是他的后代比他聪明些,干脆从《清实
录》中删去他的自辩上谕。这且不提。

  继《大义觉迷录》后,雍正又相继编印了《上谕内阁》和《上谕
八旗》。到了雍正十年时,他感到老是弄自我辩护词儿全国发行,未
必能让官民诚服,遂琢磨出“摆事实”佐证自己是“勤政贤帝”的策
略:速编《朱批谕旨》,也就是把他历年批注的密折汇集成书。本
来雍正严令进奏者不准私留底稿,批复奏折必须交回,以及不准向任
何人透露等,极为保密。其下决心公开密折,完全是为了让全国官民
明了他是如何夙夜匪懈地勤政治国的“好皇帝”,如其在自序所说:
“天下臣民展读,咸知朕图治之念,诲人之诚。”《朱批谕旨》从
雍正十年开始编纂,主编是鄂尔泰、张廷玉,另有刑部尚书刘统勋
(即刘罗锅父亲)和词臣20名。全书至乾隆三年(1738)才告竣。但
这部书并非真实原始史料汇编。同时代的礼亲王昭木连所著《啸亭杂
录》(向为史家评为信史之著)中说,“付刻者祗十之三四”,大量
涉及雍正继位、弑兄屠弟等等阴私机密类的密折,全都抽掉了,编进
去的也面目皆非、一塌糊涂。专家考证,有的原折6000言,竟砍成
600字。而且全部都由雍正亲自审定。

  这样的东西,自难让后人信服。雍正恶名一直难去,且因这种把
戏又添上条欺世盗名之讥。

  孰料雍正死去260余年后,竟获知音,小说、传记、电视剧,为之
平反昭雪歌功颂德,而主要依据即其《朱批谕旨》,不能不感叹雍
正之有“远见”、有“福气”矣——尽管他躺在清西陵地宫里(也许
连其脑袋都没有了),但不留辫子的文艺家们却细数其发辫一样多的
朱批奏折,为之编织“勤政好皇帝”的神话,虔诚得很呢!

  诚可谓:“欺世盗名帝王策,歌功颂德奴才艺”矣!




----
新年到,灌水来骗压岁经验值!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