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古今纵横>>历史长河>>昨日足迹>>中国近代史>>转帖:满清的“民族主义”

主题:转帖:满清的“民族主义”
发信人: y1y1y1@GZ()
整理人: daiqisi(2001-04-02 23:03:03), 站内信件

标  题: 转帖:满清的“民族主义”
发信站: 网易虚拟社区 (Wed May 31 20:22:20 2000), 站内信件

作者:老柴 于 2000年 5月 27日 17:34:46 发送:
满清的“民族主义”对汉民族尚武精神的全面绞杀

引子:我的同学,同事,朋友中就几位是满族,
又有一部分是半满族,即父母中只有一位是满族,
如果不是在特殊场合,如填表之类的,我跟本不会
察觉,也不会意识到他是满族,我实在找不出我的
这些满族同学,同事,朋友和我有什么不同,其实
我还真有点羡慕他们,高考时少数民族可以照顾5分,
在半分定生死的情况下,这5分又是多么宝贵!但
我们不应忘记满清的“民族主义”给中国造成的
长久危害,这种危害的后果同样危害着今天。包括
满族在内的中华民族,为了向前看我们也不妨把历史
搞搞清楚。

正文:到满清灭亡之时,满清总人口也只有约500万,
做为少数民族统治者,满清是要本能的推行
“民族主义”的,与蒙元简单粗野的赤裸裸的
“四种人”制度相比,满清推行的是“全方位
的民族主义”,即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
全方位的“民族主义”,这种满清民族主义成为
中国近代动荡和举步维艰的重要原因之一,它的
历史后果至今危害着中华民族(包括今天的满族)。

杨州十日,嘉定三屠就不说了,因为没有什么好说的。
满族对汉民族精神和文化的破坏却是长远的。
从文化角度看,满族的确是蛮族,在努儿哈赤
时才创立了满文,但在入关后,满清却最重视
利用文化精神武器统治汉民族,达到几千年来
少数民族的顶峰。也达到对汉民族精神文化破坏
的顶峰,这首先表现在对汉民族自尊和民族传统
的全面绞杀的剃发令。“即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历史上,少数民族入侵、入主中原,如虽有
“乱以氐、羌、突厥、契丹、蒙古之风”
(《孔子改制考》)但多被拥有悠久文化积淀
的汉民族同化。元朝也曾试图改变汉民族的服装,
结果成为元末汉族大暴动的重要诱因之一满清
的剃发令,让有着崇高自尊的汉民族改发易装,
招致了强烈的反抗,仅江阴一县,为反剃发起义,
战死,自尽,被清军屠杀就多达17万人。全中国
为反剃发而被清军屠杀又有多少人,实难统计,
满清的剃发令不仅是对汉民族的极大污辱,更是
对汉民族集体自尊和自信力的毁灭性打击。直到
太平天国时,号召起义的有力动员辞仍是“复我衣裳”!
满清的剃发令使汉民族数千年的发式,衣裳传统
陡然蒙难“唐制衣冠荡然无存”还是其表,
使汉民族从此失去了骄傲,自尊,自信的精神境界,
其影响无论怎么估价都不过分“此固我皇汉人种
为牛为马,为奴为隶,抛汉唐之衣冠,去父母之发肤,
以服从满洲人之一大纪念碑也。”(《革命军》)。

比剃发令更阴毒的精神统治是祭孔,多尔衮刚一入关,
就祭拜孔庙,一边杀人一边祭拜孔庙,孔子的地位也
达到“集千圣,等百王”的前所未有的“崇高地位”,
但这一切都是假的,孔子后人曾请求保留延续3000多
年孔家衣冠,“一乃旧制未之或改”,但遭到满清的
断然拒绝!满清特别重视利用理学这一太监学说奴役
宰制汉民族的精神。理学第一次由在野成为官学,
就是在异族入主中原的蒙元之时,做为非凡的政治家,
忽必烈有着敏锐的嗅觉,把理学做为官学,极有利于
统治人口众多的汉民族。忽必烈并以“儒教大宗师”
的名义号令天下。
但忽必烈的后代少有他这样的智慧,蒙元一朝,
文治相当差劲,甚至连科举这一收买人心的举措
也常常荒废。满清则承继了蒙元的铁血政策,
更比蒙元大大的狡猾,使有清一朝267年
“右文之盛,前古罕见”。这右文之胜不仅
表现在康熙的《举博学鸿儒诏》,特别的盛举
是四库全书,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
的对汉民族英雄史进行空前绝后的荼毒,鲁迅
先生说:“对我最初的提醒了满汉的界限的不是
书,是辫子,是砍了我们古人的许多的头,这才
种定了的,到的我们有知识的时候大家早忘了血史”
其实这大家早忘了血史,四库全书还是功不可没的。
满清的手段大大的高明和阴毒,不是焚书,而是
“全毁、抽毁、剜去之类的也且不说,最阴险的
是删改了古书的内容”其目的非常非常的明确,
即“永不会觉得我们中国作者里面,也曾经有过
很有些骨气的人”应该说,经过满清267年的精神
奴役,满清基本上达到了使汉民族忘记血史,
永不会觉得汉民族中有过很有些骨气的人的目的。
在此就不转录那些中国古书与满清删剜套改的对比
原文了,只要稍加对比,即足以令人惊骇,总之
“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亡的岂只是
古书,失去了的岂止是发式,衣冠,这是汉民族精神
传承的大断裂和大毁灭。

到近代,满汉矛盾也 成为阻止中国前进的一个重大
阻碍和动荡之根源之一,第一次鸦片战争时,八旗军队
就曾和绿营火并,原因不用说就是长期种族压迫所制,
太平军召令起义的口号之一即是“兴复久沦之境”,
“夫中国有中国之形象,今满洲悉令削发,拖一长尾
于后,是使中国之人,变为禽兽也,中国有中国之衣冠,
今满洲另置顶戴,胡衣猴冠,坏先代之服冕是使中国
之人忘其根本也”“凡有起义兴复中国者,夷其九族,
是欲绝中国英雄之谋也”(杨秀清《奉天讨胡檄》),
直到孙中山,从早期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到三民主义,
其第一主义乃是民族主义。“那民族主义,却不必要
什么研究才会晓得的……满洲人入关到如今已有二百
六十多年,我们汉人就是小孩子,见到满人也是认得,
总不会把来当做汉人,这就是民族主义的根本。”
陈天华也说:“这种族感情,是从胎里带来的”
(《警世钟》),正是这种种族观念,使革命党人
前赴后继,“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辛亥革命
首先是民族革命,从军事早看,辛亥革命十分混乱,
草率,苍惶,但民族意识,一旦觉醒则如星火燎原。
我们大家都在中学课本上读过林觉民的《与妻书》,
林觉民参加起义,虽有建立共和的志愿,但主导的
精神力量还是“克复神州,重兴祖国”。

这民族压迫,不仅表现在精神思想文化领域。对现实
的经济政治,军事更有实际的作用。百日维新,维新
诏书象雪片一样传出,但不曾有一纸诏书要改革八旗,
其实这八旗已经是彻头彻尾的一群废物,满清对此
一清二楚,否则也不会有湘军,淮军了,但八旗和绿营
每年耗银达2000万两,约占清廷财政收入的1/4,
实在高的吓人,而湘军每年经费只有15万两。本人
在《白银舰队》中已算过一笔帐,诸位再算算每年
2000万两,几十年下来是十几个亿?可以再建多少
个白银舰队,清廷将国库收入的1/4用于百无一用的
八旗和满人控制的绿营,仅从经济上讲,就是阻碍
中国近代军事现代化的最大阻力,而日本把每一个
铜板都用于舰队建设,这甲午之战焉能不败?

败了之后,则“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刚毅
说的更明确,更透骨“与其授家奴不如赠邻友”!
“汉人强,满人亡”!

满清267年对汉民族精神文化进行系统的全面绞杀,
使我汉民族道统中殂,在近代又防汉甚于防贼
(如前述每年2000万两养八旗),在文化和实际
利益上都给今天中国留下了难以弥合的深创巨痛。
对此,我们要向前看,但也不妨把历史帐算算清楚,
以警示那些至今仍被西方的“迷昏汤“所蛊惑的精英们。



--
※ 修改:.y1y1y1 于 May 31 20:24:15 修改本文.[FROM: 202.98.66.25]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8.66.25]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