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xiur(青青袖儿)
整理人: xiur(2001-03-30 18:08:36), 站内信件
|
地洞(冬之言辞片断二)
“有无数的地方可以避难,但仅有一处可以得救.”
--------卡夫卡格言
卡夫卡的用意究竟何在?
那一只小老鼠,不,是一只不知名的小动物------卡夫卡将一种异乎寻常的恐惧赋予了这只可怜的小动物,而且还执意要使那些现实中的习以为常的东西呈现出晦暗,异常,不安的一面,令人读来悚目惊心!
我不知道是上帝的疏忽还是卡夫卡的过错,总之这只不知名的小动物为自己建造了一个结构复杂的地洞,接下来便要终日为自己的处境而担忧恐惧,在它假想中的那些天敌似乎任何时刻任何地方都可能出现并威胁它的生命;通过小动物不厌其烦的自述,它的内心无形的恐惧和无故的担忧越来越不可思议,简直要让人忘了它是一只丧失种族定义的可怜虫而以为是一个画地为牢的可怖的精神病患者.
“我的地洞的最大优点是宁静.”开篇时卡夫卡这样描述道.但是这种宁静是否便意味着绝对的安全呢?不是的,而且甚至在宁静之中暗藏着某种危险和杀机.”正处于生命途程的顶点”的小动物为此作了慎重而周密的计划和部署,它因此开始了它的巨大的改造工程:”从事这样一种劳动,我只能靠额头.”而且如果额头被磕出了血,”我就会高兴,因为这是墙壁坚固的证明.”然而即使是更加坚固无比的地洞也无法在这只充满不安和恐惧情绪的小动物心中筑成一堵强大的防御之墙.因为现实本身并不因此而改变,甚至将变得更加悖谬,小动物的天敌一定会想尽许多办法,做出令它意想不到的举动来,而为了防患于未然,小动物又沉入了惶恐之中,构想着它的庞大工程,整天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却”乐”此不疲……
小说到了这里,我已经得出结论.
所谓的地洞,实际上是一个囚禁的空间.如果说这样的空间是被创造的,那么囚禁于其中的人则不是被囚禁而是自囚.灾难也许无处不在,避难的唯一途径就是将自己囚禁于一个无人之境,而当灾难首先被排除之后避难者所要面对的将是无数的可能性------因为对灾难的恐惧正缘于他的内心,而他已经将自己封闭于一个人内心最隐晦的地方,如何能不滋生新的不安与恐怖呢?而且时间会加深这种体验,那只无名的小动物尽管惶惶不可终日的生存着,但它的所谓的天敌却一直(甚至最终)没有出现,只不过是这种被意识强化的恐惧与不安已经一发不可收拾------从这一点看,我想,可以把<<地洞>>里的体验当作是<<变形记>>里的体验某种意义上的延续,也可以说是后者的一种必然性结果.
转自腾讯ESON作
附:《地洞》http://www.netclub.jlonline.com/nettxt/3wg/kfk/dd.htm
----
欢迎光临广州社区 外国文学 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