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xu0306(绮红)
整理人: renxingyu(2001-03-28 22:23:35), 站内信件
|
汉献帝是东汉的末代皇帝,说起末代皇帝,人们总不以为然,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庸碌、无能、可怜、窝囊、荒淫、腐败等形象,认为他们守不住祖宗基业,
尽做出一些丢人现眼的事,不足同情。这种看法是传统历史长期教育的结果,并非每个末代皇帝一概如此。罗贯中对汉献帝的描写,就突破了这个普遍观念,对
这个生当末世的皇帝充满着敬意,充满着理解,把他塑造成一个有心振汉而无力
回天的悲剧式的英雄。
汉献帝名叫刘协,原封陈留王,九岁登位。他在本书的首次登场,就被浓浓
的悲烈气氛所包围,他和汉少帝为宦官张让、段圭所劫持,在荒山野地奔波,吃
尽了苦头,受尽了侮辱。汉少帝畏畏缩缩,听任摆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陈留王不断地与命运抗争,尽自己的力量改变处境,给了前来接驾的骄横跋扈的董卓
一个下马威。
陈留王的下马威打掉了董卓的威风,也打出了董卓的好感。董卓进京所做的
第一件事,就是将儒弱的汉少帝踢下台,把皇袍披到了陈留王身上,理由是:有
威仪,聪敏好学。
登台登得热热闹闹,然而还未登汉献帝从兴奋中冷静下来,还来不及感谢董卓这个大恩人,一切就改观了。董卓控制了朝廷,也控制了他这个新皇帝。他不过是个空头的天子,无权、无势、无力,不要说重整祖业,就连起码的尊严也不能保障。董卓为避反董联盟的锋芒,烧毁洛阳宫殿,把他这具木偶搬到了长安,并准备取而代之,改朝换代。
幸得司徒王允设计除了董卓,他才保住了皇位。稳定得日子没过上几天,董卓的余党杀进长安,把他当成人质,扣在军中,到处奔窜。因将军杨奉、国舅董承的救援,他才从新回到洛阳。
为打击董卓余党,摆脱他们的威胁,汉献帝饮鸠止渴,采取了以虎击狼的权宜之计,招来了兵强马壮的曹操。威胁如愿解除,但曹操在朝廷中站住了脚。曹操需要的是“天子”,不是他这个有血有肉的刘协,便以“挟天子以令诸侯”。
刘协的境遇每况愈下,下到了历史最底点。
汉献帝一忍再忍,终于忍无可忍。他要除去曹操,报仇血恨,恢复尊严,恢复皇权,恢复“朕即国家”的局面。千思万虑,他决定孤注一掷,咬破手指,用
鲜血写成了一条“衣带诏”,秘密授给董承,令他相机行事。
汉献帝急切的等着消息,等着董承大功告成,等着告慰列祖列宗。消息终于
等来了,然而等来的不是曹操的覆败,而是董承和其同谋的灭族。接踵而至的是
曹操逼迫怀有身孕的董贵妃自缢,下令禁止外戚宗族入宫。
汉献帝忍辱偷生,寻找时机准备再度一搏。但机会以没有了,曹操以完全掌握了他境内的各种政治势力。汉献帝的伏皇后,以死求生,通过忠实的宦官穆顺
传信给她的父亲伏完,让她想法除去曹操。结局依然是曹操得手,伏皇后和穆顺
被满门抄斩。为彻底控制天子,曹操把他的女儿送进宫当了皇后。
曹操终他一生没有废除汉献帝,他记住了董卓的教训,他留着这个魁儡皇帝
给他当门楣,给他当镇住诸侯的符咒。他要让汉室自然而然的灭亡。他是个个老练的政治家,要的是水到渠成,把建立曹家天下的大事留给了儿子曹丕去做。
曹丕登台,汉朝变成了魏朝,汉献帝降封为山阳公,末代皇帝当到了头。他
有胆有识,有风度、有才气,但大厦将倾,独木难支,枉然成了时代的牺牲品,
汉室的殉葬者。
摘自《三国大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