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古今纵横>>历史长河>>昨日足迹>>同仁之作>>cjxg_dm(三脚猫)作品集>>天生奇才郭奉孝

主题:天生奇才郭奉孝
发信人: cjxg_dm(三脚猫)
整理人: renxingyu(2001-03-28 15:40:36), 站内信件
                天生奇才郭奉孝 
  纵看三国近百年,可谓谋士如雨,勇将如云,英雄豪杰倍出其间,各展惊世才华,为后辈所叹为观止。由于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影响甚大,老百姓一提三国中的谋士,首先会想那位坐着独轮车,摇着鹅毛扇的诸葛亮。其实诸葛亮在老百姓心目中的高地位是神化后的人物,在历史中诸葛亮虽然也是雄才奇略,但并没有三国演义那般能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的本事。我个人认为,在三国历史中,成就最大,水平最高的非曹操手下的谋士,颖川奇士郭嘉郭奉孝莫属。这不是虚妄之辞,郭嘉谋略超当时人一筹也是举世公认的,史书上也是如此评价的。三国史真正能料事如神,有先见之明的绝对不是诸葛亮,而是郭奉孝。 
  郭嘉的寿命只有短短的三十八年,跟曹操南征北战也仅十一年的时间。可郭嘉能在这很短的十一年内帮助曹操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大业,对三国的形成,郭嘉是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郭嘉用自己独到慧眼为曹操非常准确的预料了三件事,这三件事对曹操的统一北方是决定性的。 
  第一件,当曹操和袁绍在官渡进入战争相峙阶段的时候,曹操很害怕称雄江东的孙策趁自己后方空虚,起兵进攻许都。如果真让孙策趁虚攻破了许都,那曹操就面临了腹背受敌的两难境地,结果对曹操来说将是毁灭性的。而且从各方面的侦深消息总结来看,孙策还真有趁曹操前方用兵的空虚攻许都的打算。当时曹操手下的众谋士都比较担心,但只有郭嘉早就对孙策的性格揣摩的十分精细。他对曹操说:"主公不要担心!孙策为人喜欢冒险,对别人没有多少防备,过于浮燥。就算让他统领百万大军,他也不会有什么防备的。尤其进对身边一些不太重要的人物,更是不在意。凭孙策的为人,我断定,不久,他就会栽在一个不重要的人物手里。"刚开始,包括曹操在内的众人都不太相信。可真的没过多久,从江东传来消息:孙策为许贡的三名家人在野外格杀。孙策一死,其弟孙权尚幼,加上内部政治正处于整顿当中,没精力北上偷袭。使得曹操可以尽全力和袁绍在官渡决战,而没有什么后顾之忧。郭嘉的决策给曹操以很大的鼓舞,对曹军士气的稳定也是有很大作用的。 
  第二件,当曹操在官渡取得到对袁绍部作战的决定性胜利之后,袁绍病死,袁绍的两个儿子袁潭和袁尚面和心不和,虽有曹军破境,仍然彼此间争斗不已。曹操趁乱在黎阳和袁潭及袁尚大战一场,把二袁打的大败,二袁趁乱逃走。曹操手下的众将都请求率轻骑追杀二袁,以彻底扫灭后患,曹操也有这个意思。可又是郭嘉出来劝道:"主公,二袁不可追。"曹操问他为什么,郭嘉说出了他认为不可追二袁的理由:"袁潭是袁绍的长子,本来是公认的继承人。可袁尚却是袁绍最喜欢的儿子,袁绍在生前一直没有正式决定由立袁潭还是立袁尚。二人在袁绍生前一直是势若水火,都想夺得正式的统治地位。现在袁绍死了,二人的争斗已经公开化了。虽然他们有时还能互相援助一下,但这是因为我们在进攻他们,为了他们的总体利益,他们只能暂时联合。如果我们对二袁进行猛攻的话,只能使二袁感到更大的压力,结果只能促使二袁再次联合作战,而且我们一日保持进攻的态势,二袁就一日联合与我们作战。虽然我们实力把他们歼灭,可这样我们会付出更大的代价,不值得。我们应该暂时放缓对二袁的进攻,让他们在没有外来压力的情况下把最大的敌人由我们转变在他们自己。让他们自己自相残杀,等到他们互相攻杀的两败俱伤的时候,我们再来收拾这个残局。那时我们对付他们就好象一个勇猛的猎人对付两只互相咬斗的只余下半口气的豹子,不用太大的力气的。"曹操认为郭嘉分析的很对,就听从了他的建议,撤军准备南征刑州的刘表。没等到曹操的大军到达刑州时,就传来二袁互相拼命攻杀的消息,袁潭被袁尚打的大败,没有力量再和袁尚斗争了,只能向曹操投降了。然后曹操回军,集中最强的兵力和袁尚一战,彻底打垮了袁尚的有生力量。自此,曹操基本上平定北方,将袁绍的残余势力也消灭的干干净净。 
  第三件,当袁尚被曹操打败,向北逃窜时,曹操准备亲自率领大军追击袁尚时。从刑州传来刘表要趁虚偷袭许都的消息,曹操不禁感到很担心起来。又是郭嘉,再次以他高超的判断力料定刘表不会出兵。他说:"现在我们已经取得了对袁绍作战的决定性胜利,但要看到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对袁绍还是一直比较听众的。如果二袁跑到那里,让他们联合起来,对我们来说是很麻烦的。不如趁我们士气高涨,袁尚士气大伤的好机会,一举扫灭袁氏集团的余势。至于刘表偷袭许都一说,肯定是刘备想出来的,刘表为人庸碌,甘于自保,不会冒这个险的。刘备虽然有雄才大略,但他现在手中无权,在刑州的地位很低。刘表表面上对刘备很是敬重,其实在心里刘表非常妒忌刘备的才能的。如果刘表想偷袭许都,能带兵完成这个任务的只能是刘备。可如果刘备真的偷袭成功,中原就将为刘备所有,反过来对刘表的存在是个极大的危胁。刘表是不可能让刘备掌握兵权的,请主公放心北征。"曹操以他战略家的眼光看到郭嘉说的都是对的,便义无反顾的向北进军。当时刘备还真的请求刘表出兵偷袭曹操的大本营,果如郭嘉所料,刘表怀疑刘备有二心,没有同意。使得曹操在对袁尚残余部队战争时大获全胜,还在对乌桓的战争中取得重大的胜利。这一切,都是郭嘉明断善谋的功劳。 
  后来,袁潭和袁尚因为内斗搞的寸土全无,只好逃到辽东投靠公孙康。曹操手下诸将都请令追杀二袁,曹操一反过去的常态,不同意这么做。说等不了多久公孙康就会把二袁的头送过来,诸将都不信,暗中笑话曹操。可真的没过多久,公孙康真的杀了二袁,将首级送给曹操。诸将大惊,曹操笑着说这是郭嘉的谋划。当时,郭嘉已经因病在北征的军中逝世,曹操笑的时候在心中其实是哭,哭这个旷世奇才郭奉孝过早的离开了他,使他的统一大业显得更加困难。这一年,郭嘉三十八岁。 
  建安八年,曹操在赤壁大败于孙刘联军,狼狈逃回许都,非常痛惜的说:"如果郭奉孝,我怎么可能败在刘备和孙权的手里呢?苍天为什么夺我奉孝,为什么啊!"当时曹操手下一些大牌谋士都感到十分的惭愧,无地自容。在郭嘉的葬礼上曹操就对荀攸等谋士说过:"诸位和我年龄差不多大,只有奉孝比我小了不少,我准备把我的后事手托付给奉孝。没想到奉孝却比我先行一步,真是命中注定不让我曹操统一天下啊。" 
  郭嘉的早逝对曹操的战略全局的布署起到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而且在当时曹操的众位谋士中,对曹操贡献最大的,才能最出众的就是郭嘉。其才能远在陈寿三国志中和郭嘉同传的程昱,刘晔,董昭,蒋济,刘放等之上。凭郭嘉的才能和他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就是单独给郭嘉立传,郭奉孝也是受之无愧的。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