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enzou(游戏迷)
整理人: kedebaby1981(2001-10-20 21:18:14), 站内信件
|
游戏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它很像网络,本来是在技术领域中的,却自然地走向了人文领域。如今的游戏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运行在计算机上的程序,它已经成为一种文化或生活方式的代表。仅仅不到十年前,很多人对计算机知之甚少,对计算机有一定了解的人才能知道如何敲入一行命令使一个游戏得以开始。而这样的人是以男性为主的。那时恐怕很少有女孩子愿意坐在计算机前打类似“蛇吃豆”这样的游戏。十年后的今天,当游戏也不自觉地成为一种艺术以后,它也就逐渐地被更多的女性和计算机外行所接受。
我从很小的时候就受着非常正统的教育,游戏对于我来说时常成为生活中的小插曲,那时的游戏大都是以排除障碍过关为主的,没有什么情节。即使这样也非常吸引我,因为爱钻研,爱刨根问底的性格。那些街机游戏我没有兴趣,打倒别人获得胜利对我没有吸引力,有空我宁可去读一两本好书,听几首好歌,感受那种较为和平的生活。
直到有一天,经典游戏“仙剑奇侠传”带我走进崭新的PC游戏的世界,才终于使我发现除了书本,影视以外还有另一个让我沉醉的梦幻世界,它是如此多姿而又多情,以至我沉迷于其中久久不愿醒来。以“仙剑奇侠传”为代表的武侠RPG为众多女孩打开了通向游戏世界的大门,以“三国志”为代表的历史游戏为我们打开的是一个文化历史的窗口,还有如“心跳的回忆”这样的养成游戏给我们带来轻松与浪漫的感觉。从这些游戏中我们看到的是游戏更人性化的一面。喜欢屏幕上的人物说话时的动作和表情,希望游戏的对白更加优美如诗,愿意游戏的故事能够真正打动我的心而不是简单的翻版和重复。在我心里,这些都是游戏的“美”,都是真正能够吸引女孩子目光的。但这美却经常被轻易忽略,代之以复杂的操作界面,华而不实的动画效果,游戏就这样远离了女孩子的生活。
从小对三国故事的热爱使我对三国题材的游戏情有独钟。是电脑让一个个我喜欢的人物“复活”了过来,我曾经慨叹过他们多舛的命运,现在却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游戏给我们提供了机会可以在虚拟的世界中演绎别人的人生片断,参与其中,从中得到教益,这些都是书和影视所不能如此生动的给予的。但有些时候,游戏却能够象一本书,一部好电影那样给我留下永久的回忆。
我自忖是个比较传统的女孩子,只是因为从事与电脑有关的工作才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游戏这种新兴的“文化”,我用“文化”这个词实在是因为文化是我对游戏仅仅关注的一方面。这对游戏的行家来讲也许只是很小的一个方面或并不是最重要的,但对于我来说这就是游戏的全部,因为我心中的游戏的魂就是一个“人”字。我想游戏其实是人类文化的一种新兴的载体,而且它还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我喜欢人们在游戏的舞台上上演一个个悲欢离合的故事,有感人肺腑的,有令人捧腹的,有发人深省的,可以如香茶如美酒慢慢品味。有时不愿意一鼓作气攻下一个长篇游戏,不愿长时间的坐在电脑边,而是愿意边玩边琢磨它的故事和语言,遇到对白乏味,情节拖沓的游戏,我经常中途放弃掉,所以我从头到尾打完的游戏真的没有几个。我最终通关的游戏总是花了很长的时间的,当游戏结束时,我会感到莫名的失落,甚至悲从中来。是不是在惋惜一个美梦的结束呢?也许是更看重事物的过程吧。
在我的游戏世界中没有杀戮与征服,也没有游戏幕后的众多技术问题,尽管自己也是知道一点点技术的。只有对美的事物的单纯追求,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对人性的关注。这有点象这个纷繁的现实世界,有一部分人愿意生活在安逸与宁静中,另一些人更希望享受到挑战的乐趣。对于游戏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我更象一个路过者,以欣赏的眼光看着它,时而参与其中寻找需要的乐趣。同时自觉地避开我不喜欢的。我自己非常满足于这种状况,毕竟游戏只是生活中的一小部分。“一场游戏一场梦”,再好的梦终究会醒来。而人生不是游戏,永没有save/load的机会。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恨不能相逢,生也匆匆,死也匆匆,一切都随风”,不知怎么突然想起了这句词,来送给曾经带给我最美好感觉的游戏—仙剑奇侠传,曹操传。那种依依惜别的感觉现在很难找到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