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qqgxgx(郭襄)
整理人: kedebaby1981(2001-10-20 21:18:14), 站内信件
|
《天之痕》第二次通关到现在已经有一个多月了。可是,我至今都没有为了那900兆(最小安装)的空间而把它卸载,因为每次当我看到它的桌面图标时,都会使我想起和陈靖仇、小雪、玉儿三人并肩奋斗的那些日日夜夜。这种恋恋之情,不亚于当年对《金庸群侠传》的迷恋。
但是,我已经没有勇气第三次开始这个游戏了。因为,我无法第三次看着温柔善良的小雪“冤蒙不白愁欲狂”;无法第三次看着陈靖仇和玉儿天人永隔;无法第三次看着陈靖仇为挽救天下苍生而不得不亲手结束对他有养育之恩的师父的生命。我的心灵已经太脆弱,经不起第三次这样的震撼。
然而,这也正是《天之痕》的魅力所在。
陈靖仇、小雪、玉儿三人的故事,其实可以看成是对《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小昭、赵敏的故事的一次全新的演绎。张无忌对赵敏和小昭的感情,据他自己说是“对小昭意存怜惜,……对赵姑娘却是……却是铭心刻骨的相爱。”陈靖仇对玉儿和小雪,与张无忌差相仿佛,他为了义愤而从月河村村民手中救走小雪,带着她浪迹江湖,但他真正爱着的却是后来才加入队伍的胡女拓跋玉儿。张无忌为了赵敏曾受到武林人士尤其是自己长辈的非议,陈靖仇也曾因为不愿让玉儿离开而受到师父的责难。金庸在小说最后还给了张无忌一个表白的机会,陈靖仇却连个表明心意的机会都没有。
陈靖仇和张无忌的性格都是和善温润,不愿造成太多杀孽的。他们并没有对名利的欲望,没有政治上的野心,从来不曾为做皇帝、做武林领袖之类的“雄图霸业”而真正奋斗过。对于他们来说,只要能和心爱的人朝夕相对,便于愿足矣。但是,命运却与他们简单的愿望背道而驰,无情地把他们推上了权力的高峰,推上为挽救人间界而不得不牺牲最亲爱的人的不归路。这也正是他们的无奈了。
小雪,可怜可爱的小雪,根本就是金庸笔下那位“寂寞异域,情何以堪”的小昭的翻版嘛。很奇怪的,通常这种具有中国妇女传统性格——温柔、善良、善解人意的姑娘,身上都背负着巨大的痛苦。而且,她们所背负的痛苦,往往也不是纯粹因为“爱而不得”所造成的。小雪因为一头天生的白发而被月河村村民视为不祥之人,一向待她亲厚的贺老伯、与她相依为命的弟弟又在一日之间惨遭鲛精的毒手,她为此被逐出月河村,永远告别了自己的故乡。小昭自幼失去父亲,又不能与母亲相认,这种孤苦伶仃的处境和小雪不是很相似吗?
到游戏后期,陈靖仇误解了小雪,认为她背叛了朋友,——最亲近的人不相信自己的人格,对于小雪来说,应该会是颇沉重的打击。小昭又何尝不是曾遭到张无忌的误解?张无忌何尝不是以为小昭背叛了自己?但是事实上,小雪投奔宇文拓的决定当然是正确的,陈靖仇付出了沉痛的代价才明白这一点。小昭为了挽救张无忌一行人的生命,为了挽救母亲的生命,只好牺牲自己的幸福(老实说,其实她留在张无忌身边也没什么幸福可言),到波斯去做处女教主,往后的日子,伴随她的大概只有伤感和刻骨相思。比较起来,小雪还是要比小昭幸运。小雪至少还有玉儿这样的挚友——不惜一切要还她清白的挚友,有生之年都守护着女娲石的挚友。而小昭,她和赵敏从来不是这样的生死之交。准确来说,小昭连一个朋友都没有。
上天总是将最巨大的痛苦加在最柔弱善良的女子身上。因为只有象小雪、小昭这样温柔内向的女子,才会默默忍受各种各样无穷无尽的痛苦,不会向别人宣泄自己的痛苦,更不会将这种痛苦转化成仇恨,加在别人身上。作为局外人,我们可以深切地体会到她们单薄的双肩上担负着多么重的责任,多么深沉的痛苦。所以,我们才会更加喜爱小昭、怜惜小雪。
武侠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使坊间对金庸小说诸多批评,并不能阻碍它们成为中国小说中的经典之作,因为它们是颇能体现中国文化中尚武重侠的精神的。《天之痕》作为一个武侠题材的RPG,其实也是深得中国武侠文化的神髓的。只是我不知道,《天之痕》这一阕《笑傲江湖曲》奏过之后,已成绝响,还有谁能再续琴弦,带给众多玩家新的震撼呢?
----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与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