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谈天说地>>○ 粤黎越正>>>>“河南”缘在何方

主题:“河南”缘在何方
发信人: alwaysliving(後生仔+核凸仔)
整理人: cywx(2001-03-25 03:45:50), 站内信件
    广州人习惯称市区的南片为“河南”。也许不少人以为这是由于该地
处于珠江的南岸而得名。其实,河南的得名与珠江无缘,因为自古以来,
广州人对珠江从不称河而称海。在汉代,珠江河面在现在的八九倍之宽,
有“小海”只称,广州习惯称渡江为“过海”,称珠江边为“海皮”。假
如“河南”是根据位置命名,那么按惯例,应该称为“海南”而不叫“河
南”。    
  说起来,河南的得名跟黄河的南岸河南省沾亲带故呢。
    那是东汉年代,距今一千九百多年,今海珠区下渡一带是一个大岛,
下渡村头住着一位才子,名叫杨孚。杨孚才识过人被举荐上京。那时的京
城在洛阳,汉章帝和汉和帝时期,杨孚都在洛阳任“议郎”。
    杨孚在洛阳做官期间,秉公勤政,很得皇帝的信任。由于他乐于助人,
也深得下属和同僚的尊敬。宫中有个守门人,叫做张宝,是洛阳人,他三
岁死了父亲,十二岁进宫守门,十八岁那年,母亲因病不幸去世,家中一
贫如洗。杨孚得知后,送张宝十两银子,还为他母亲办理后事。张宝感激
不尽,发誓要靠自己双手,挣回十两银子,奉还恩人杨孚。
    可是小小的一个看门人,根本没有发财之日,就这样过了二三十年,
一直到杨孚要告老还乡,张宝仍然是个穷光蛋。当他得知杨孚大人过几天
就要回广东了,心里一直在想,自己曾发誓要还杨大人十两银子,可家空
物净,一件值钱的东西都没有,怎么办?正在着急之际,杨孚上朝经过他
家门,顺便看他来了。张宝一见面便说:“恩公,俺用你的十两银子,到
现在还……”
    杨孚风趣地打断了他的话:“老夫我成了催债的了?”杨孚拉着张宝
的手深情道:“你的心地象霜雪一样洁白,我算领教了。老夫多年来蒙你
照料,我是特意想你告辞的。”说完拱手作揖,转身走了。
    张宝流着眼泪,把恩人送到门口,还在想着该送他点什么。张宝走到
门口,看见前年栽种的两棵五鬣松,长得绿油油的,非常可爱,他当即挖
了一棵,追上前去松杨孚,说:“这东西虽不值钱,但它四季常青,冬凝
瑞雪,恩公就把它带回广东,做个纪念吧。”
    杨孚接过这份情深义厚的礼物五鬣松,带回广州种在庭院里。不到三
年,五鬣松长得三四米高,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最令人惊奇的是,有一年冬天,气候温暖的广州竟然下起大雪,杨孚
家门前的这棵松树挂满了霜雪。广州人都觉得奇怪,纷纷前来观赏,都说,
杨孚把河南洛阳的瑞雪也带回来了。于是人们便称下渡为“河南”,后来
发展到将整个珠江南岸地区都称为“河南”了。


----
冇用咖:讲出嚟都冇人知.
预咗啦:都冇人会睇啊!
搵食啫:睇下啦!唔睇?打祸甘嘅俾你啊!
犯法啊:打你就打你!

        ——(原)後生仔@粤黎越正.核凸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