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wanaik()
整理人: daiqisi(2001-03-21 13:51:39), 站内信件
|
遣隋使 派往隋朝的宫廷使节,前后共五次。只有第一次600年(推古8年)和第四次61O年见载于《隋书》,《日本书纪》未载。第二次607年、第三次608年的使节皆为小野妹子。第五次614年派遣犬上御田锹等人。据说第二次呈递的国书是按与隋对等的格式书写的,因此,触怒了隋炀帝。第三次以后有高向玄理、憎旻等留学生和留学僧同行,学习有关中国文物制度的新知识,回国后对日本文化的发展和大化革新贡献甚大。以后,遣唐使继承了这一事业。
圣德太子 (574——622年)用明天皇的第二皇子,母穴穗部间人皇女。名厩户丰聪耳皇子,谥名圣德太子。又称上宫王。任叔母推古天皇的摄政,整顿内外政治。603年推古11年)定冠位十二阶,604年制定十七条宪法。还编纂国史,607年派小野妹子赴隋建立邦交,努力引进大陆文化。尤其致力于振兴佛教,著有《三经义疏》,修造法隆寺、四天王寺等,留下许多业绩。最近有一种说法,认为圣德太子是大王。
十七条宪法 日本最早的成文法,相传为圣德太子制定。制定的年代有三种记载。《日本书纪》认为是604年(推古12年)制定的。用汉文记述官吏、贵族必须遵守的十七条政治道德,内容深受佛教、儒教、法家思想的影响,强调以天皇为中心的国家意识,成为建立律令国家的政治原则,对后代的法典编纂也有很大影响。
冠位十二阶 首次以冠的种类表明位阶和在朝席次的制度。603年(推古11年)由圣德太子制定。将德、仁、礼、信、义、智各分大小,组成十二位阶,冠的颜色顺序为紫、青、赤、黄、白、黑,以颜色的浓谈区别大小。据说是与隋交往中,为了表明同朝鲜三国的使臣分清国际上的席次而参考高句丽、百济的制度制定的。因此与律令制度下的官位制不同,主要授予畿内周围中小氏族的氏人。
官司制 律令国家建立前,据说是在六世纪到推古朝前后形成的倭王权的官僚机构。在天皇、皇太子和大臣之下,由畿内地区称为大夫的强大氏族的代表共同会议、奏请重要政务。设伴造为其下级机关,负责实际行政事务,他们统率部,构成宫廷的各官司。另外,还任命各地首长为国造,成为地方政治组织的枢纽。
飞鸟文化 受朝鲜三国高句丽、百济、新罗文化和中国六朝文化强烈影响的佛教文化。其范围局限在以飞鸟为中心的畿内。当时虽已向隋唐派遣使节,但接受文化是在下一个时代。朝鲜三国的渡来人在文化形成上所起的作用很大。当时的文化遗产,建筑方面有法隆寺的各种建筑,特色是凸肚式柱子和云形承衡木等,雕刻方面有法隆夺金堂释迦三尊像、安居院(原飞鸟寺)的释迦像、法隆寺梦殿救世观音像等;绘画方面有法隆寺的玉虫佛龛板绘、中宫寺的天寿国曼茶罗绣帐等。飞鸟文化在吸收大陆文化之同时,也受到西域文化的影响。
---- 北京都快叫沙漠给埋没拉,还有什么骄傲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