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ffwwyy(从容的平凡)
整理人: wwwv(2001-03-11 05:17:40), 站内信件
|
我们生活在安宁的时代.
翻翻五千年的文明史, 还没有哪个年代如现在这般安宁------车水马龙, 灯红酒绿, 繁荣昌盛, 国泰民安. 这是人生的幸事.
无忧的60年代, 苦涩的70年代, 躁动的80年代. 我们从幼年迈向青年.
安抚沉颠颠的积累, 浮掠起伏飘游的乐符, 悠悠地感受着沉重的轻松, 萧洒地领略深藏的年轮光波, 且歌且行, 尽情地体会人生无穷的幽婉、深情、欢乐与悲哀.
小时候, 家里很穷, 也许是正因为穷, 所以更容易获得快乐. 同现在的"特保"比起来, 那时的小孩子接触自然的机会更多, 童年也更自然.
当时是不提计划生育政策的, 家家都有兄弟姐妹. 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 在家里常常被称为老大老二或老幺. 一个有哥哥姐姐的小孩, 意味着每时每刻有人照顾------父母忙于工作、忙于文攻武斗、忙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 根本没有时间管孩子, 哪怕是七八岁的哥哥姐姐就是三四岁弟弟的主心骨了.
哥哥除了可以像姐姐一样帮助弟弟妹妹之外, 还是孔武有力的象征.
两个小孩打架之前先想到的是对方有没有哥哥, 不知己知彼后果可能很严重. 当一个男孩被人欺负拖着鼻涕哭着说我回家找我哥的时候, 对手一定会害怕, 尤其是在自己没有哥哥的情况下.
一个家里如果有哥几个, 那么老大理所当然是孩子王, 老二老三在同龄的孩子中说话也很有份量, 他们会从自己的大哥身上很快学会英雄气概, 还有统治才能.
几乎所有的男孩都是在打斗中得到伙伴的承认并建立友谊的.
那些平淡的过去, 那些无法重构的体验, 随着岁月远去. 有些事经历过了, 成为过眼烟云; 有些事经历过了, 成为一种记忆. 许多年过去之后, 我们想起它, 想起它当初的轰轰烈烈, 想起它曾经怎样占据我们的心灵, 而它们已被岁月遮蔽了. 往事如水漫过, 一切的往事, 都是共有的往事, 在哀思中, 所有我们共有的痛, 因此而缓和. 风尘一经拂去, 这一切竟如刀刻般清晰. 那是我们成长的痕迹, 那是我们心灵中的烙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