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古今纵横>>历史长河>>昨日足迹>>中国古代史>>当年万户侯——王?寇?>>靖难之变与永乐之治

主题:靖难之变与永乐之治
发信人: daiqisi(绿雨)
整理人: daiqisi(2001-03-09 17:13:05), 站内信件
靖难之变与永乐之治  
    明太祖为了巩固皇权,曾恢复了古代的封建制度。他先後把二十多个儿孙,分封到全国军事要地,作为皇室的屏藩;没有想到却因此导致皇室骨肉相残的祸乱。 

明太祖去世後,由於太子早死,便由太孙即位,是为明惠帝。惠帝见诸王跋扈,决定削夺他们的权力。镇守元故都的燕王朱棣(朱元璋的第四子)便起兵反叛,打著"清君侧,靖内难"的旗号,称自己的军队做"靖难军"。燕王起兵後,连拔诸地,声势浩大。当时功臣宿将已遭太祖诛戮殆尽,惠帝无可用之良将,因而朝廷屡战屡北。但燕军攻至济南时,被山东参政铁铉所阻,双方相持了三年之久。後来燕王得宦官的密报,知京师空虚,便於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挥师渡江,攻陷京师(今南京),建文帝於混乱中失□,下落不明。朱棣在攻陷京师後,即於当年六月登上帝位,是为明成祖。 

明成祖是个有才略的君主,即位後除对内加强统治外,又对外四处拓展。他曾亲征漠北,经略东北,讨平安南,并屡次派郑和下西洋,使国威远扬。另外,成祖又下令修编《永乐大典》等钜著。因此,永乐年间成为明代文治武功的鼎盛时期,史称"永乐之治"。 

虽然明成祖一朝的文治武功有所成就,但我们也不能忽略其残暴的一面。他在夺权後,大肆屠杀忠於建文帝的旧臣,被诛连而处死、充军者达数万人。成祖对建文帝旧臣的镇压,较之历朝亡国之祸,实有过之而无不及,其中铁铉被寸磔锅烹、方孝孺被"灭十族"等,至为惨酷。加之成祖即位後,便强化特务政治、宠信宦官,於"锦衣□"之外另设"东厂",皆遗祸无穷。 




----
由爱故生忧,由忧故生怖。 
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