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jw2jing(白雪)
整理人: daiqisi(2001-03-08 14:01:13), 站内信件
|
文武百官依序恭立在太和殿内,站在殿门左侧的宣制官高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古帝王继天立极,抚御寰区,必建元储,懋隆国本,以绵宗社无疆之休。……嫡子胤礽,日表英奇,天资粹美,兹恪遵太皇太后、皇太后慈命,于康熙十四年十二月十三日,立胤礽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系四海之心……”宣毕,胤礽从册立四使手中接过金册和玉宝。胤礽便成为大清王朝第一位皇太子。
胤礽是孝诚皇后赫舍里氏之子,是康熙唯一的嫡子。清自开国以来,由于受传统制约,预立储君从未形成一种有效的制度,胤礽的册立,使立国已经60年的大清帝国终于改变了不立太子的作法。
康熙四十七年,热河行宫。
依水而建的莹心堂清凉幽静,放眼望去,湖光山色融为一体,只有微波拍岸发出的些许轻响,幽幽地送入耳际。
自立储君以来,古往今来“有子不肖,卒亡宗祀”的悲剧久久回荡在康熙的脑海中,强大的秦王朝和隋王朝只传了两代就告灭亡,在历史长河中,这样的记载还少吗?这些事实足以令每一个帝王不寒而栗。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如今天下三藩平定,三河得治,槽运畅通,而且兵不血刃地收复台湾,三次亲征,击败噶尔丹,把大清的版图拓至大沙漠以北,回首往事,康熙不禁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但随之而来的是他的一块大大的心病——继承人。从形式上看,他已经早就解决了这一问题,对于皇太子品德和知识的培养启迪,康熙总是于日理万机之余孽孽在念,面命耳提,毕竟太子的素质能力直接关系到大清的兴衰。但胤礽实在是令人失望,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对他约束得过于严厉, 太子竟在自己亲征噶尔丹之时放纵不羁,太子“昵比匪人,素行遂变”的蜚语不继传入耳中。或言其喜怒无常,或言其沉溺声色,或言其服用奢华、征索无度……要想查清此事并不难,可他实在是没有勇气去查。此时,唐太宗时太子承乾叛乱之事又浮现于眼前,康熙的思绪已坠入了历史的谜宫。终于,他下定了决心,颁布了一条震惊全国的谕令……
胤礽在当了33年太子后被废,系谁之过?
是胤礽?是康熙?还是立储制度的本身?
历史既可从这里延伸,亦可从这里断裂。千古愁思,悠悠情怀,俱在胸臆中……
注:康熙四十八年,胤礽又被复立为太子,事态的发展,实是令人咋舌。可是好景不长,康熙五十一年,胤礽又被复废。此事便成千古之谜。
---- 雨戏枝头几点绿
雪舞窗前一片白
历史长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