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alwaysliving(後生仔@粤黎越正.核凸)
整理人: cywx(2001-03-13 23:20:29), 站内信件
|
两千多年前,现在的光孝寺是西汉南越王赵佗的玄孙赵建德的故
居。后来,成了三国吴的骑都尉虞翻被贬岭南的住所,因此,人们又
把这称作“虞苑”。虞翻百年之后,佛教从海路源源流入岭南,再传
到全国,正所谓“大江东去,佛祖西来”之时。他的家人把此地改为
庙宇,起名“制止寺”,这就是光孝寺的前身。细细算来,这寺已经
有一千七百多岁了,所以有此一说:“未有羊城,先有光孝”,因为
那时的广州还叫番禺呢。
从此,广州有了岭南第一家佛寺——光孝寺,光孝寺成为岭南的
佛教传播地。说起光孝寺,人们必然说起佛教的禅宗六祖慧能,因为
他曾在这里作过著名的“风幡论辩”,在此削发,成为佛教禅宗南派
的领袖。这座千年古刹因为有六祖殿、瘗发塔、风幡堂等而赠色不少。
事情的起因似乎很简单,六祖慧能虽然因为聪明和智慧,继承了
五祖宏忍大师的衣钵,却遭到其他弟子的妒忌。以神秀为首的弟子不
能容忍这个舂米小和尚成为六祖,南下追杀慧能。慧能一路翻山越岭,
历尽艰辛,才算逃过那帮恶徒的追捕,回到了故乡新兴,隐居十六年。
直至唐高宗上元三年,听说光孝寺来了个大法师印宗,慧能才决定来
到这里。
那是公元676年正月初八,印宗正在传授经文,慧能悄悄进去恭
听。幕夜,吹来一阵大风,悬挂在大殿的佛幡被吹得左右飘动,僧侣
们在讨论。
一个和尚说:“幡是无情物,是风在动。”
另一个和尚坚持说:“明明是幡在动,哪里是风在动?”
一时间,双方各执一词。慧能在旁边听着,觉双方未能识自本心,
便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人的心在动。如果仁者的心不动,
风不动,幡也不动了。”在座的人一听,无不感到震惊。印宗法师见
慧能出语不凡,邀请他入室,详细问起,慧能这才将珍藏了十五年的
袈纱和圣钵出示,印宗才知道,原来他就是人们追寻了十六年的六祖。
正月十五元宵节,印宗法师在光孝寺大雄宝殿后面的一株菩提树
下,给慧能削发受戒。慧能成为中国佛教禅宗的第六代宗师。
从此,光孝寺更加名声大噪,加上寺院的建筑风格气魄雄浑、造
型华美,前来上香的施主日益增多。
大雄宝殿是寺院的主体建筑。所谓大雄,是指佛教始祖释迦牟尼,
大雄宝殿就是供奉佛祖的地方。光孝寺的大雄宝殿具有大唐的巍峨、
宏丽的建筑风格,整座大殿筑在一高台基上,气势轩昂。大殿面阔七
开间,进深五间,由木柱、梁、枋、桁作主要架构。
大殿的屋檐很多岭南建筑特色,适应广州高温多雨的气候,巨大
的屋檐伸出近三米。这个数字在使用钢筋混凝土的当代也算惊人,可
这巨大的出檐完全靠层层的木枋交错叠置的技巧悬飘出去。这一层层
魔方似的构件,便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部分--斗拱。大殿的巨大
斗拱,巨大的出檐,充分展示了鼎盛时期的大唐雄风。大殿的八条木
柱,也很不一般,采用中间粗、两头细的梭形柱,与层层飘出的斗拱
相衬托,显示了当时岭南建筑技术灵活变化,想象丰富,达到相当成
熟的阶段。
大殿后面有东西两座七层铁塔。东铁塔有四角七层,设有九百个
佛龛,布满通身贴金的佛像,有“涂金千佛塔”之称。西铁塔崩了四
层,现只存了三层。可这两座铁塔,是有着一千多年塔龄的古塔,还
是五代时南汉王年间铸做的,更珍贵的是,它们可是中国现存铁塔中
最古老,最大,而且最完整的铁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