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knliang(懒汉)
整理人: stupidyoyo(2001-03-27 00:27:46), 站内信件
|
南美温情——意大利影片《邮差》的音乐 杨大林(转自《戏曲电影报》,提供 法兰,整理 knliang懒汉)
前头是影片的内容简介 略
主人公马里奥是诗人专门邮差,他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真挚的友情。多次出现在镜头中的音乐主题,标题为 “Bicycle”(自行车)。在一个律动均匀、富于动感的节奏上,单簧管和Bandoneon手风琴交替奏出的一支亲切、质朴 的旋律,生动地描绘出骑着自行车在路上奔波的邮差的形象。这一富有乡土气息的曲调作为配乐的主题(Main theme),自始至终贯穿在了影片里。ban手风琴是一种用发单音的钮键取代了键盘的风琴,在影片《邮差》里它成了一件富有特色的主奏乐器,以各种形式出现在该片音乐中,如西班牙吉他和ban手风琴的二重奏主题,还有钢琴、ban手风琴和小提琴的三重奏主题等。
意大利作曲家路易斯(Louis Bacalov)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电影音乐创作。我对这位意大利人知之甚少,他并不在作曲名流之列。但他得到了1995年度奥斯卡评委们的青睐以一部旋律质朴动人、配器淡雅独到、充满乡土气味的《邮差》配乐,战胜了影片《阿波罗13》、《勇敢的心》、〈理智与情感〉,一部不起眼的意大利影片获得第68届奥斯卡最佳剧情片配乐奖。我想,打动奥斯卡评委们的,也许正是“邮差”配乐里与影片题材、时代和地域相吻合的那种朴素本色。ban手风琴作为主奏乐器来使用,除了表现出作曲家音乐设计的独到以外,也表现出他的构思与剧情的息息相关。这是源自阿根廷的一种民间乐器,首先应该在南美洲流传颇广。那么多次听到这一无和声乐器所发出的明晰朴素的音色时,我们就会把它和国际共运史上的来自南美的那位集
政治家和艺术家于一身,时刻关怀世界劳苦大众,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革命者聂鲁达的形象联系起来!
影片“邮差”配乐中的另外一缕“南美因素”,那就是阿根廷探戈舞“Madreselva”(塞尔瓦母亲)。在马里奥送来的邮件中, 诗人的妻子发现一叠唱片,她放了一个。顷刻间,屋里飘荡起著名的阿根廷探戈歌王Carlos Gardel演唱的一首熟悉亲切 的歌——“塞尔瓦母亲”。在这动人的歌喉感召下,诗人和妻子相拥起舞,跳起了探戈。这是影片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幕。
英国导演Michael Radford一向认为“歌曲是文化的一种十分重要的表现方式”,这一点从他的作品‘邮差“中就可以感觉到 他用一首探戈歌曲表现了故事情节中蕴涵的忧郁的情思、亲切的温情和天涯沦落人对故土的眷恋。
后面是介绍主演,略!
---- 我喜欢电影音乐! knliang.xilubbs.com
http://www.yeshe.net/bb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