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外国文学>>文史长廊>>古埃及文学----诗歌

主题:古埃及文学----诗歌
发信人: amwcp( 风)
整理人: xiur(2001-03-30 18:42:14), 站内信件
    古埃及人最早是用诗歌来抒发各种情感的,所以诗歌就成为古埃及文学的最早形式。它们主要可以分为世俗诗、宗教诗和赞美诗等。其中一部分是用来歌颂神和国王的,还有部分是下层人民的吟唱。
    生活在下层的劳动人民,往往一面劳动,一面歌唱,借以消除劳顿,排遣郁闷,比较有特色的有《庄稼人的歌谣》、《搬谷人的歌谣》等。这些歌谣言语朴实,含义隽永,是广大劳动者的心声,是他们思想,生活的真实写照,还反映出那时的社会性主要矛盾。
    《庄稼人的歌谣》主要是写奴隶看到前来视察的王爷时紧张的心理。从这里可以看出两个不同阶层的对立,《搬谷人的歌谣》则是奴隶们对奴隶主愤然地抗议。
除了歌谣,还有一种在情侣之间的情歌。情侣们常常以兄妹相称,用笛子和竖琴伴奏,唱起优美的情歌。这种远古时代的情歌,表达了热恋的人互相爱悦的纯真感情。
在古埃及,人们对宇宙和自然充满了敬畏,到处流行图腾崇拜,各地有不同的图腾。中央政权统一之后,在古埃及有了统一的图腾,即太阳神。古埃及人为他创作了许多的颂歌。中王国时期的《阿通太阳神颂诗》是古代颂歌中的名篇。这些颂歌大多是法老埃赫那通时期写成。 诗中把太阳能神称为万神之王,把他作为造物主来颂扬,还把法老称作太阳神之子。其主旨是宣扬君权神授,把法老的权力绝对化,这和我国的君为天子是一样的。这些颂歌通常是在祭祀活动时由祭司来育唱。
    还有一类颂歌也在古埃及文学上占有很重要地位,这就是赞颂母亲之河----尼罗河的颂歌。从远十朝代起,埃及人民就对尼罗河充满了热爱和崇敬。可以说,在埃及人心目中,它比太阳神与日俱更为可爱,受人尊敬。因为太阳神是统治者强加到人们头上的,而尼罗河是养育他们的摇篮。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而洪水退去之后的土地变得更加肥沃,适于耕种,所以埃及人都把每年昆罗河泛滥的日子,当作重要的节日来渡过。古代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古埃及人对此更有亲身的感受。他们为尼罗河创作了长诗,用十分夸张华丽的词藻来赞颂它。古埃及的尼罗河颂诗首推美西斯二世的儿子麦尔纳普诺时期的《尼罗河颂》,该诗约为十三世纪的作品。
    注:古埃及人在不同时期对太阳神有不同的称呼,如“”、“”、“阿孟”、“阿芒”、“阿登”、“普塔”等。有时还用这些称呼来称呼造物主;因此音译也不统一,如阿吞,阿赖,阿登,阿通等。


----
██████ 
█┏━━┓█      
█┃风行┃█     
合掌是对佛的礼敬。     
█┃下天┃█
           微启又如莲花。  
█┗━━┛█ 
██████  
    



欢迎光临北京社区 外国文学 
欢迎光临广州社区 外国文学 
   
附:主题:《庄稼人的歌谣》、《搬谷人的歌谣》 
 M 作 者: amwcp( 风) 2001-03-03 18:23:50 :0 :0    
庄稼人的歌谣 
快点儿!在前面的人! 
赶快驱打那个牛群。 
看,王爷就在那边站着, 
正在望着我们呢。 
            
                搬谷人的歌谣 
难道我们应该整天搬运大麦和小麦吗? 
仓库已经装得满满的, 
一把把的谷子流出了边沿。 
大船上也已经装得满满的, 
谷子也滚到了外面, 
但还是逼着我们搬运, 
好象我们的心是用青铜铸成。 

    由于这些诗是用了几种语言转译过来,所以本来的特点,可能已经所剩无几了。还有,那句“好象我们的心是用青铜铸成”,好象是说奴隶主更为贴切一些吧?我的理解能力有限,请方家指教。但是尽管如此,还是可以看出来当时古埃及的社会性矛盾十分尖锐,而且不可调和。 


主题:余韵千年------古代埃及情歌 
 M 作 者: amwcp( 风) 2001-03-03 19:07:51 :0 :0    
 男: 
我没病装病,为的是邻居---我的表妹。 
好来看望我。 
她见到我为我治病的医生,将会嘲笑我。 
因为她知道我的病根。 
这是妹妹的家,但愿我是她的看门人。 
即使这会使她生气, 
听到她的嗔怪我也感到惬意。 
我在她面前,敬畏地如同孩童站立, 
但愿我是伴侍她的女奴,整天形影不离。 
目睹华韵,幸福无比。 
……………… 
女: 
我的的确确惦记着你,我的心在急剧地跳动。 
爱情扰乱了我寻常的生活,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怎么收拾东西?怎么挂抹上眉黛? 
怎么遍身搽香水? 
心儿啊,平静一些吧! 
跳动不要这样急速,否则别人说我疯疯颠颠。 
心儿啊,平静一些吧! 
在思念情人时应能自持, 
不要这般心烦意乱,焦燥不宁。 
    ----摘自《外国文学简编》 
这首远古的情歌,现在听来还仍然让人感觉到恋爱的中的人,互相爱恋,痴情缠绵。 
这种直接描写个人心理活动歌谣,用内心儿独白的手法写出来,过了几千年,仍然让人感到两颗心的热情,奔放。 





埃及考古学家在发掘古墓和金字塔的时候,发现了许多符籙。这些符籙都是  
用诗歌的形式写的,记载的是关于死后世界的事情。这些符籙最早可追溯到古王  
国时期,到了中王国时期,宗教 符籙渐渐增多。这些符籙用长卷纸草记录,用细  
绳扎起来。还有各种咒文,祷文, 颂歌等等的汇集,还发现了新王国时期的《死  
者之书》。  
    在古代埃及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人死之后,灵魂会先进入冥国,在那里生  
活一段时间,在这期间,只要通过诸门的考验,就会得到再生。不然,就要永堕  
地狱,不得超生(不是违反计划生育啊)。但是再生的灵魂是不能进入腐败的躯  
体的,而身体腐败的人,即使灵魂得到重生,也是没有机会复活的。所以法老死  
后,要被制成木乃伊,以便灵魂保证复活时,身体不会腐败。但是也许法老们在  
活着的时候过于养尊处优,所以当面对诸门的考验时,竟然没有一个能够通过。  
于是这些没有灵魂的木乃伊就变成恶鬼,到处作怪。但是从他们口中也说出一些  
关于下界的事。人们就根据他们所说的,编成了书籍。在法老死后,这些书被放  
进他们的棺材里,供他们阅读,以便他们能够顺利通过考验。  
    这类书有三种,一种就是《死者之书》(又叫《亡灵书》),还有《下界书》  
和《诸门书》。 它可以让死者在冥国中生活幸福,避免困厄,并通过考验,走上  
重生之路(明明是旅行指南嘛)。可显而易见的是,当人们把这些书放进棺材的  
时候,还应该放一个活人进去,因为众所周知,法老是不会屈尊迂贵去读这些书  
的。所以到现在为止,也没有一个法老复活。  
    《死者之书》分为二十七篇,每篇长短不一,题目也不一样。它的字句庄严  
典雅,气象恢宏。主要内容除了各种对冥国的描定,其它的也都是对神以及国王  
的赞美诗(奇怪,诸门要考这些东东)。  
    这些诗歌是有节奏的押韵诗,诗句较短,长短相同,有时同一首诗还押不同  
的韵。经常是两三行就组成意思完整的一组。从这些书中可以看出,埃及人热爱  
生活,珍视生命,向住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这里面还涉及到他们的神学,圣典  
及其它今生来世的概念。通过这些书,可以了解古埃及人对生命,永恒的想法。  



 主题:死人起来,向太阳唱一篇礼赞--节选自《死者之书》  
 M 作 者: amwcp( 风) 2001-03-05 19:30:50 :0 :0     

 死人起来,向太阳唱一篇礼赞  
                        --《死者之书》节选  

礼赞你,阿拉,向着你的惊人的上升。  
你上升,你照耀,诸天向一帝滚动。  
你是众神之王,你是万有之神。  
我们由你而来,在你的中间受人敬奉。  

你的司祭们在黎明进出来,  
以欢笑洗涤了心。  
神圣的风带着乐音,吹过了你黄金的琴弦。  
在日落时分,他们拥抱了你,  
犹如每一片云从你的翅膀上,  
闪现着反照的色彩。  

你航过了天顶,你的心喜乐;  
你的清晨与黄昏之舟,  
在阵阵清风中相遇,  
在你面前,  
女神玛脱高举她决定命运的“羽片”,  
阿努的殿堂,响遍了语声,说着你的名字,  
我的造物,我的主,我的阿拉,  
伟大的太阳。  

    诗歌表现出古埃及人对太阳的无限崇拜。因为他带给人类无限的快乐,幸福。  
没有它,就不会有人类的存在。太阳神是他们的理想,也是他们的宗教。看起来,好象只有埃及人的图腾比较符合科学,他们一下子就找到了生命的起源。我们东方的图腾就比较抽象一点。这也许就是东西方的思维差别的开始吧。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