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hinaweiming(微明)
整理人: daiqisi(2001-03-02 13:29:07), 站内信件
|
郡县制机构的起源
(一)“县”机构的起源
春秋时期,由于社会的环境变迁,生产方式的变化。各国沿袭的西周分封采邑制度出现大量弊端,已经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在西周王室逐渐衰弱的前提下,各国为了称霸中原,纷纷放弃分封制,开始建立郡县制。
最初的设县形式是靠近边境的新占领区,各国诸侯为了把新占领区的土地完全集中在中央管辖下,就不在分封给大夫做采邑,而是设该地区为“县”。这种“县”地方行政管理机构由国君直接派官员管理,只向国君负责。
这种“县”与分封制不同点有1、直接向国君负责,税赋全部直接上缴中央,而分封制是采取上贡制度。后来由于各诸侯的强大相对周王室的衰败,对周王室的上贡便完全要看诸侯们的脸色,各国诸侯深知此制度的弊端,所以后来逐渐被“县”所代替。2、“县”机构不实行世袭制度。由于分封制的世袭制度导致各地诸侯在自己的属地渐渐发展了自己的势力,后来直接可以威胁到周王室。各诸侯不愿重蹈覆辙。且这种分封不利于国君权利的集中,在国君权利越加集中的发展趋势下。世袭制逐渐被废除。
在春秋各诸侯国中,最早建立“县”的是楚国。最初建立时叫“尹”始建于灭“权”(一个古国名)之后。这“尹”与后来的“县尹”类似,后来在文王在位时,又先后灭掉几个小诸侯国在其领地广泛设“县”。之后比较早的还有秦国。齐国到了春秋中期也开始设“县”,记录于《说苑-臣术篇》,设县给晏子。晋国设县应在帮助周王室平定叛乱之后,周襄王所赐之地被晋文王设县。
当时县内的最高长官,楚国叫“县尹”,齐为“县大夫”。最初的设县,最高长官多又国君直接委派、任免。县吏自己没有权利,完全听命于国君,县内为军政合一,听命于一人。
----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将欲弱之,必固疆之。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是谓微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