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qyao(yao)
整理人: snowypeng(2001-08-05 14:13:24), 站内信件
|
中国门户网站处于生死存亡之秋
美国在线、雅虎、来科思和微软等国际网络巨头已将目光瞄准中国市场上,全球化竞争已不可避免地延伸到中国的战场上。面对国际网络大鳄咄咄逼人的气势,中国门户网站正面临著一场生死抉择。
据《生活时报》报道,近期先是有关网易将被并购的传闻,虽然被网易所否认,但可以看到一些端倪。之后,可靠消息来源透露,全球第二大网络集团AOL(美国在线)正在就有关事项与联想FM三六五网站接触,准备成立合资公司搞接入服务。全球第三大网络集团来科思(Lycos)则已频繁接触了中国几大门户网站,包括亿龙(Elong)。而亿龙有关人士证实,微软(MSN)、来科思现在的确都和亿龙有接触,但还没有最后的结果。
来科思在不久前与靠并购起家的多来米(Myrice)网站达成并购协议,来科思以一千二百七十五万美元的价格并购了多来米中文网,在互联网的软腹地带上海强行抢滩。多来米CEO叶仁浩说「这是一场大型约会游戏。」对此,上海多来米中文网相关人员表示,「目前关于多来米中文网被收购的传闻比较多,也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但在没有取得双方认可的时候,任何报道都不是事实」。
再加上雅虎前不久购并了台湾最大的门户网站奇摩;坐在中央电视台的演播厅,美国雅虎的大股东孙正义扬言要在中国投资至少二百家互联网公司,资金在十亿美金之上……尽管多数是未经证实或者不愿意证实的流言,但这些流言绝不是空穴来风。
业内专家指出,在全球任何市场,美国的四大网络公司都成为当地市场的霸主,如在日本,雅虎远远超出第二名达一倍以上;在韩国,雅虎、来科思都已经和当地的最大的网络企业一样大了;在马来西亚、新加坡,他们都完全打进去了。此前雅虎没有进中国是因为其在策略上一直对中国的市场不看好,雅虎一直认为中国的一些门户花五十、一百块钱去争取客户的办法,只是赶个热闹,这种模式永远不可能赚钱。
对此,业内人士还指出,在互联网的商业化与产业化第一次风暴过程中,内地互联网的发展以资本的大力投资为动力,主要是风险投资在推动。一九九九年底到现在的第二次风暴,商业网站全球化的过程开始启动。以美国比较领先的、有实力的互联网公司推动,有股票市场的支持,他们已经不需要风险投资了,现在要考虑的是如何在一个新兴市场登陆,并迅速占领市场。
业内专家指出,美国互联网发展最重要的阶段就是九十年代后半期的产业化阶段,一九九九年美国投入互联网事业的风险投资大约是四百亿美元,今年估计投入的资金也已经达到六百亿美元左右。而中国目前为互联网事业投入的风险投资只有十亿美元,这样的资金是没办法形成产业化的。
搜狐二○○○年底裁员之所以引起业界广泛关注,就在于大家对它资金问题的担心。对纳斯达克可望不可及的FM三六五、亿龙、多来米等来说,通过与AOL、来科思这种网站合作,则可以变相在纳斯达克股票市场上市。而离赢利依然遥遥无期的众门户网站则可以藉机摆脱来自市场的强大压力。FM三六五之所以要搞接入服务(ISP),增加电信背景,也就是为了在谈判中尽量提高自身的筹码,作个好价。
在互联网生存原则的残酷挤压下,中国几大门户网站都在通过行动继续扩大领先优势。搜狐瞄准移动,网易大建商城,新浪紧傍奥运。继搜狐、网易陆续宣布对其搜索引擎进行升级换代之后,新浪也终于宣布推出新一代、也是中国第一家可多个数据库查询的综合搜索引擎;搜狐强调搜索效率,网易宣称新引擎的最大特色在于不仅「搜全」还能「搜准」,新浪大喊自己的综合搜索省却了用户分门别类搜索的麻烦。
搜狐、网易、新浪三方电子邮箱先后升级,争相进军WAP服务。在赢利一说上三方也互不相让:当新浪CEO王志东对外称新浪的赢利时间为二○○三年或二○○四年,久未露面的搜狐CEO张朝阳出来语惊四座:「现在我可以负责任地宣布,搜狐二○○二年就可赢利,二○○三年更是必保。」
尽管各大门户网站都不甘示弱,但业内专家指出,在拥有强大资金、技术实力和丰富的市场运营经验的国际巨头面前,中国的网络公司仍显有些力不从心。
目前中国网站由于比拼的残酷竞争,使得很多可以收费的项目不能收费。如信箱的问题,虽然大家认为应该收费,但谁敢收?再加上内地大多数公司还停留在市场炒作、内容复制的层面上。这就是差距所在。因此,在内地网站面临的内外交困状况的今天,强强联合也许更值得考虑,中华网前不久提出的与其他门户网站强强联合表明其已认识到了这一点。
业内专家最后指出,国外互联网业界的操作非常理性,他们走到一起,就是一加一大于二。对于收购合并,应该不是都快倒闭了才做,好的时候也可收购合并,没有必要打得两败俱伤,「与其彼此对打,还不如携手合作。」
---- 莫笑我是多情种,莫以成败论英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