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情感世界>>○ 挚爱慈亲>>亲情似海>>慈母情深>>2001年的精华文章>>纪念母亲逝世35周年--母亲出院

主题:纪念母亲逝世35周年--母亲出院
发信人: wwwv(北京挚友会虎虎)
整理人: chenjr(2003-01-08 10:10:44), 站内信件
                   纪念母亲逝世35周年--母亲出院 
    母亲不在家,父亲工作又忙,幼小的我过早的成熟起来了,学做饭,洗衣服,虽然我做的不好,可当时的我还没上学的小孩子呀。 
    妈妈不在自己的身边,我真是天天想母亲,夜夜盼母亲,终于在60年的春节前夕,盼回了我的母亲。 
    当一个人,天天守在母亲的身边时,还不觉得母亲对你有多么的重要,一旦失去了母亲,哪怕是暂时的,马上就会体验到了没有母亲关怀的痛苦了,尤其是对于一个孤零零的学龄儿童来说,显的就由为重要了。 
    母亲回家了,我高兴的手舞足蹈,那种幸福感,是无法想象的,也是用文字无法表达出来的。 
    “我的妈妈病真的好了,……她能在家住了……,不再害怕了,……。”我到处奔走相告,亲朋好友和邻居们也都来看望她,大家有说有笑,欢聚一堂,那是我一生中少有的最幸福的时刻了! 
    在60年,我国遇上历史罕见的困难时期,可是我吃着母亲做的野菜糠饭团,喝着父母亲舍不得喝的棒子面稀菜粥,感觉是在过年一般,别提心里有多么的幸福了。从此我幼小的心里就明白了,“人的精神享受,远远大于物质享受”的道理。 
    母亲住院其间,我还很小,很多事情是做不好的,有时候父亲还要出差到外地办事。很不放心我一个人在家,有时送我去一位姓韩的叔叔家住,他家有四个男孩一个女孩,我和与我年龄接近的韩三、韩四最好,经常在一起玩,搞的外人还以为我是他们家的近亲呢。 
    有一次父亲出差去了,把我送到一位姓古的家中,那家人把我当成了贵宾来对待,买了羊肉剁成很小的小块,炒了咸箩卜条菜,还做了大米粥。结果我一点没吃着,眨眼工夫,他家里一群饿狼般的孩子们,见到如此美食,一涌而上,风卷残云般的将桌上的所有饭菜,一扫而空。哈哈!!想起来,现在谁还抢这样的饭菜呢? 
    我也记不清,都在谁家住过多少次了,父亲为了我不受流浪般生活之苦,就请来一位单位同志的母亲,(我称张奶奶),来为我做伴,照顾我。张奶奶的儿子在当地还是位小有名气的画家,他对我的影响极大,从此,我就喜欢上了美术。 
    母亲出院后,父亲为了母亲不受刺激,不让我出门玩,我只能整天守在家陪着母亲,怕她一个人寂寞,胡思乱想,在犯病。父亲还怕我呆不住,就买了很多的画册,让我看,有时我就临摹连环画中的人物,比如:孙悟空、猪八戒、岳飞、日本鬼子、李逵等等都是我喜欢画的。母亲也很欣赏我的近似涂鸦的作品,经常向外人炫耀我的画,是多么多么的好,使我更加喜欢上了美术。 
    记得有一天,街道上来人通知我家说,我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了。于是我报名参加了面试(面试就是能说出1--10个数)我还真的录取了。看看现在的孩子,谁七岁不会查数?可当年,真就有七岁儿童说不上十个数的。母亲认为我还太小,不同意我上学,可是父亲却支持我就学,于是我在“家中绝对权威”的父亲支持下,我上学了。 
    开学那天,我好比是“渣滓洞的犯人重见天日”一般,由母亲背着来到了学校,我又能和小朋友们玩上了。 


----
网易北京社区情感世界《挚爱慈亲》版斧头兼“挚友会”的秘书长  
本版主题是:讲述亲情和友情。也不拒绝杂谈和讲述你自己的爱情  
反对灌水,请访问本版的精华区,会员要熟读《挚友会务》的部分
会员在《挚爱慈亲》《人到中年》版活动时,要有《挚友会》签名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