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科学大观>>● 自然科学>>精彩讨论与论辩>>Re:道歉——关于初一的数学题 作 者: eigolomoh(异调)

主题:Re:道歉——关于初一的数学题 作 者: eigolomoh(异调)
发信人: k_xiaoyao(逍遥)
整理人: k_xiaoyao(2001-02-27 19:27:18), 站内信件
【 在 heianzhongguilai 的大作中提到:】 
:  本人的言词有不当之处,请大家谅解,毕竟还是当时脑子不清楚。 
:  现在很认真的道歉,承认错误。不过,我只想说明在搞好科学普及之前也要把教育搞上去,我恨透了应试教育,没有其他意思。至于数学题,那只是到例子,不过我还想问一句,谁会用证全等来证这道题。 
:...... 
作 者: eigolomoh(异调) 2001-02-25 21:22:21

其他几位朋友可能言重了。有时侯限制可以使用的工具(象这里只准 
用初一的知识来解题)的确是必要的。 

从小的方面来讲,如果我们准许使用解析几何,那么初等几何里的绝 
大部分难题都变成了计算,烦可能烦点,但不会难,但是这样一来也 
失去了初等几何锻炼逻辑推理的作用,也不能使人感到初等几何纯推 
理之美了。 

从大的方面来讲,限制可以使用的工具,可以使我们进一步理解数学。 
比如说许多数论的难题,在被数学家使用高等数学(就是基于集合论 
的数学)解决以后,数学家还孜孜不倦地寻找初等证明。著名的素数 
定理的初等证明,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有些初等数学就可以提 
出的问题,被证明是不可能用初等方法解决的,这也是数学家在试图 
限制可以使用的工具的时候的发现,比如著名的Goodstein问题。这是 
极其重要的数学发现。还有比如对是否使用选择公理的讨论,也是很 
重要的,有些数学家就自觉地尽量不使用选择公理,一旦使用,就特 
别指出,希望以后可以找到不使用选择公理的方法。 

我也和其他几位朋友一样觉得你的限制有点怪,一定是要初一的知识。 
这个初一不象初等数学那么明确,大家读初一大概都是很久以前的事 
了,记不得那时学了什么。对现在正读初一的学生这个要求是合理的, 
对我们不合理:-)我不知道勾股定理能不能用,如果可以的话,我试证 
一下(不能画图所以只讲个意思,也许证复杂了,但是是为了严格:-)): 

两内角相等就是三内角相等。比如说那是三角形ABC和A'B'C'。假设 
角BAC=B'A'C'是最大的角(主要是希望从这个顶点作对边的垂线可以 
和对边相交,而不会跑到外面去)。我们假设AB>A'B'(如果等于就全 
等了),那么在AB间取一点D使AD=A'B',再过D点作BC的平行线和AC交 
于E,显然有AE<AC(DE和BC平行所以D和E在BC的同一边,所以E点只能
在AC上而不是在AC的延长线上)。这样ADE和A'B'C'全等,也就是
DE=B'C'。我们只要证明DE<BC就可以了,因为这样和周长相等矛盾。

从A点作对边的垂线分别交DE和BC于F和G点,我们有
AD<AB,AE<AC,AF<AG
用勾股定理,DF<BG,FE<GC,得证。

=============
至于应试教育,我还是想唱几句反调的反调。小学和中学的几乎所有
的课程,都是为了以后打基础,很重要的是培养思维能力,所以这点
上我和反对应试教育的还是一致的。不能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这我
是完全同意的。但是不能走到极端上去,比如说有计算器计算机了,
那些速算练习就不用做了,那以这个逻辑,九九表也不要背算了。反
复做题也是一样,老是做相同类型的也没意思,老师分析题目很重要,
要讲清为什么这么做,为什么其他方法不好,或者各有什么优点等。
但是做大量的题目还是必要的,不是光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巩固
知识,不反复一下记不住。小孩子的总结能力没有成人的强,举一反
三不容易,所以要大量的习题也是用来开阔眼界的。当然其中老师和
家长的引导是必不可少的,给学生一大堆题目,只是批改对错而不作
分析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
岂能尽入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让我们把科学进行到底    
附庸风雅者请进  
对进化论有兴趣,那请进        
欢迎光临自然科学版 
三思科学论坛  
三思言论集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