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alwaysliving(後生仔@粤黎越正.核凸)
整理人: cywx(2001-03-03 10:43:49), 站内信件
|
你徜徉于广州市中心的商业区,会发现广州不少街道的楼房与楼
房之间,跨人行道而建,在马路边相互联接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这
是广州近代典型的商业建筑--骑楼。广州市马路两旁多是这种钢筋
混凝土的骑楼建筑,就连现代化的建筑南方大厦、新啊新公司等,也
采用这种骑楼式的建筑结构。为什么呢?北方的楼房可是没有这样的
呀。
原来,骑楼建筑是为了适应广东亚热带地区气候设计的。广东夏
日炎热多骤雨,台风也欢喜出奇不意来光临,岭南的建筑设计师就因
地制宜建筑楼房。
最早的骑楼出现于一德路、圣心教堂(石室)一带,那是清朝末
年,有一批外国神职人员居住在广州,新建一批带骑楼的房屋。骑楼
这一新鲜事物,引起了建筑界的极大兴趣,有人考究,骑楼引进了地
中海国家的“卷廊”建筑特色,因为那里也是高温多雨,蒸晒酷热,
那里的建筑都有宽阔的廊道。但也有人不以为然,认为这是早期的干
栏式建筑的发展和改进。争论归争论,岭南的建筑师好就好在讲究实
际,不是全盘照搬,把西方建筑与岭南传统建筑结合,演变为这种富
有岭南特色的骑楼,从此在广州大行其道,并传到两广和闽南,成为
岭南商业街市的一特有建筑。
骑楼一般分成楼顶、楼身、骑楼底三部分。在每座骑楼建筑的楼
顶,多可以看到山花和女儿墙。山花是在立面上一种缓坡的三角形山
墙的花饰,有意设计成曲线型和半圆形。骑楼建筑中的山花,成为屋
顶的重点装饰部分,如今装饰一新的上下九一带骑楼,便是仿照当年
的山花设计,有的是极具现代感的直线条形;有的加入了西方柱饰,
带有欧洲风格;有的则在上面雕塑着各式各样的图案。山花两边的矮
墙,便是女儿墙,又称“压檐墙”。出现在天台边缘以及檐口以上的位
置。女儿墙图案简单,强调实用性。
广州骑楼建筑中,凹阳台最为常见,在骑楼立面中部。由栏杆或
其他胸墙围起来,栏杆呈直条状或方块状,偏重实用性装饰。骑楼底
空间净高四至六米,有的甚至高达八米,一系列连续的骑楼底空间,
组成贯通的人行道。
骑楼建筑在第十甫路、上下九路、中山路、解放路、人民南路等
商业街道较为集中。长堤西濠口一带的骑楼气魄最大,近代的高层建
筑,如八九层高的新亚酒店、南方大厦、爱群大厦等,都是广州骑楼
建筑中的佼佼者。
如今,西关上下九商业步行街闻名遐尔,原因之一,这条商业街
保留了广州传统的骑楼商业街的岭南建筑特色,成为广州的一大文化
景观。北京路、文明路等商业街市,也在近期全面拯救这一带楼建筑。
---- 冇用咖:讲出嚟都冇人知.
预咗啦:都冇人会睇啊!
搵食啫:睇下啦!唔睇?打祸甘嘅俾你啊!
犯法啊:打你就打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