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planet03c(conan)
整理人: k_xiaoyao(2001-02-22 20:16:05), 站内信件
|
[立此存照]核酸功能食品遭遇尴尬 生物新技术———核酸功能食品遭遇尴尬
科技日报2001.2.19
本报记者王春
2000年12月召开“全国核酸营养与健康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时,核酸产品的宣传已“热火”了整整一年光景。可仅仅一个多月后就由热变冷,一些有关核酸负面效应的文章不时见诸报端与网络。核酸研究以及核酸产业在新世纪伊始遭遇重大挫折。究竟孰是孰非,核酸专家、政府官员以及广大的消费者亟待科学的探讨来加以正本清源。
科技界的责任
老百姓熟知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这些营养素,但核酸是什么物质,它与人体的健康的关系,很多人不知。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草图的绘制成功,人们逐渐对于核酸和基因从知之甚少到有所耳闻,但在科学探讨和科普化的进程中,懵懵懂懂的认识还是给朝阳产业的核酸产业带来累累“伤痕”。
2001年2月12日召开了“全国核酸类物质功能及应用研讨会”,来自全国生化、核酸、营养、微生物等不同领域的著名专家方福德、程光胜、黄明达、乔宾福等24位专家,就老百姓关心的问题进行了严谨的学术研讨,还核酸类物质一个“清白之身”。
核酸是什么?核酸与蛋白质均是生物所持有的重要大分子。核酸不但是一切生物细胞的基本成分,还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及变异等重大生命现象起着主宰作用。它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两大类,由核苷酸的3位和5位磷酸键连接而成。核酸、核酸类产品是两个概念。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核酸产品实际上是核酸(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的降解产物,它是经化学或酶的方法分解成核苷酸、核苷、碱基等的混合物,在国外称之为核酸类物质。
核酸保健品是否有营养功能?专家达成共识,认为核酸及其降解产物在人体内具有广泛重要的生理功能,这已为几十年来国内外的科学研究所证实。研究结果越来越清楚地证明核酸中的核苷———核苷酸不但对生命早期和快速增长的组织细胞具有营养功能,而且对自然衰老的机体起重要作用,其作用随着年龄增长而愈发重要。就目前研究而言,核酸在人体内通过降解途径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人体吸收的是构成核酸或基因的基本组成成分(从这个意义上,有人称它为基因营养)而非基因片断。任何生物无论食入哪种生物的核酸,都不是以DNA和RNA等具有遗传功能的基因片断形式吸收的,而是以DNA和RNA的降解产物形式吸收,然后由生物体按照自身的生物学特征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核酸或基因。
专家们还从动物试验、人群观察以及体外细胞培养三个方面对核酸营养作用进行了论证。无锡轻工大学食品学院施用晖副教授研究发现母乳中含有较大量核苷酸类物质,母乳给婴儿很强的免疫能力。乔宾福教授还介绍说,美国、日本等国家在90年代初建议在婴儿奶粉中添加核苷酸;欧洲经济委员会食品科学学会1994年同意在婴儿奶粉中添加核苷酸以增加免疫功能。他从近期国内外76个科学家长达156页的文献资料中,验证了“核酸是条件性基本营养素”这一命题。
从事35年核酸工业操作和菌种变异的老学者、上海市工业微生物研究所乔宾副教授认为,核酸类物质是条件型基本营养素。所谓“条件型”,是指对于特定的人群,如迅速成长的婴儿以及机体损伤、外科手术、全身感染、肝功能损伤等病症和亚健康状态人群,除正常膳食外,补充适量的核酸及其降解产物对健康是有益的。核酸保健品定义为“保健品”,不是针对每个人,而是如卫生部在批准的保健品时规定的“特定人群”。虽然人类能够自身合成核酸,但是在某种条件下,对于特定的人群,人体还需外源核酸类物质。膳食核苷酸或补充外援性核酸类物质有利于人体免疫功能的加强。
从1868年人类发现核酸后,关于核酸生化和食物中核酸的摄入、消化、吸收、代谢、营养功能及调节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获得很大进展。在国外,核酸类物质作膳食补充剂和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欧美和日本等国早已有大量市售核酸补充食品。核酸在营养学上的作用也是近些年来最新发现和正在逐渐被证实。国外使用了核酸含量很高的原料,RNA和DNA的含量均在90%以上,这些产品中核酸被部分水解,而且添加了一定比例的辅料。中国的核酸功能食品也借鉴了国外的成分配比。在美国核酸主要用于药物治疗,已开发出的核酸类药物种类繁多。日本重点用于保健品开发,核酸类食品在日本的超级市场和食品店举目可见。欧洲对核酸及其降解产物的应用开发,首先应用在婴儿食品、女性化妆品等方面。如今核酸的营养价值也逐渐受国人重视,但国内核酸功能保健品作为新生事物的研制与产业化的道路并不会平坦。
由于嘌呤核苷酸的代谢终产物是尿酸,在体内过量积累会引发痛风,科学家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核酸总量不超过2克。但是专家们认为,过量使用核酸只是引发痛风的原因之一,而不是唯一原因。
未尽的话题
近年来已有数家核酸产品经卫生部批准作为保健食品在国内上市。就在各种核酸产品在中国市场日渐火爆之时,一场由媒体引发学术界人士参与的被网上称做“核酸乱仗”箭在弦上。消费者期待权威专家的裁决,国内核酸工业的兴衰也涉及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消费者希望知道国家对保健食品审批管理有哪些规定,目前核酸类保健品市场营销是否规范。
中国保健科技学会副秘书长黄明达告诉记者:保健食品的审批工作由卫生部主持。前提是通过卫生部指定的试验单位按科学原则经动物试验对产品安全性和保健功能做出评价,然后经两级(各省市卫生厅和卫生部)专家评审、确认。评审的产品要体现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和稳定性四个方面,保健食品的管理办法从对产品的质量加以控制。他说,经卫生部批准的数家核酸产品在上述四个特征上应该是基本可以保证的,每个产品批文中都明确指出适用人群和适用剂量和确保有特定的保健功能。目前市场上的核酸保健品批准的特定人群为“病后体虚、年老体衰和免疫低下者”,功效主要是“免疫调节”,大连珍奥核酸系列产品还另批准有抗疲劳、调节血脂、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
就目前卫生部实行的审批制度而言,在国际上也是称得上严格,遵循“严进宽出”,但是批准以后对市场的监控相对薄弱。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研究所方福德研究员指出,核酸产业的发展决定于两个因素:市场需求和法制化的管理。21世纪第三代保健食品不仅要在动物和人体上有效果,而且要阐明其有效成分、功效、量效以及作用机制。专家们也呼吁加强药品监督,严格审批程序。中国药科大学吴梧桐教授认为,对市场上的产品应组织人力对其宣传的功能进行验证,并考察产品今后的发展。方福德研究员甚至还提到审批机构的法制化问题,建议开听证会听取民情。
对核酸产品,吴梧桐教授认为,要继续不断开发核酸应用新领域,核酸药物也是其发展趋势。中科院微生物所的程光胜研究员认为,现在有关核酸营养学的研究仍有许多亟待解决和深入研究的问题,如各国的食物标准成分表中均未列入核酸成分与含量,对于饮食核酸参照摄入量,包括估计平均需求量、适宜摄入量和可耐受高限量摄入水平等更无研究。这也是核酸产业继续发展的突破点。
核酸产品是21世纪第三代保健食品的中流砥柱,核酸类产品开发方兴未艾。但专家们也表示了种种的担忧。中国好不容易挣扎走过了30多年的核酸产业正面临着人为的困难,中国的核酸产业不能重演前些年国内盛行一时的“深海鱼油”厂家刹那间“灰飞烟灭”的惨剧。在澄清科学之时,专家们都期待全社会对处于“襁褓”中的国内核酸企业的支持,而不是仅凭一些负面文章的报道,就将这一产业“一棒子”打死。
原文:http://www.stdaily.com/today/kjrb/20010219/GB/kjrb^5278^2^B19003.htm
---- “我相信真相永远只有一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