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ancan28()
整理人: leeyg(2001-02-21 17:03:51), 站内信件
|
【 在 kmwh (克长) 的大作中提到: 】
: 【 在 cancan28 (苏康胜) 的大作中提到: 】
: : 【 在 lm74 (兰陵笑笑生) 的大作中提到: 】
: :
: : .......
: .......
小弟很感谢大家参与这个讨论,对克长兄的讨论顺序表示高度的赞同,软件
质量是大家最终的目标,软件质量的属性为衡量软件的质量提供的量化的标准,
但如何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则可以采用软件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RUP过程、在
RUP过程中有效的使用UML的指南、并使用一些自动化工具提供的支持,如:ROSE
、POWERDESIGN、PLAYCASE等,当然具体使用哪些工具要看个人的习惯,有一点是
必要的,就是无论使用哪种工具,在完成工作的同时要能比较准确的达到这一工
作的目的,如:面向对象的技术是用例驱动的,使用案例的建模就必须切记两点
,1、用例模型必须明确的表示现实世界的信息系统,2、能够阐明系统分析员对
用户需求的理解能方便即时获得反馈。
另外小弟对克长兄关于UML技术的观点有些不同意见,本人觉得UML技术虽然已经
成为了一句术语,但它始终仅是一种语言的工业标准,为软件开发的工程化过程
提供指南,如建模中继承关系是由一个小三角型的箭头表示、控制类由圆下加
一横线的图表示等等。以前本人做系统分析时仅仅是用WORD和VISIO,再加上在软
件涉及行业的一些经验,也能把系统完成。但在这个系统的开发过程中有很多东
西就很少考虑甚至没有考虑,如:风险、程序员的技术能力、版本升级等,在软
件的开发过程中碰到了问题虽然磕磕碰碰地解决了,但是程序员一旦离开公司,
对于版本的升级、维护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一些可利用的资源没有得到利用,造
成系统臃肿等等不良后果。因为国内的软件行业起步的时间并不长,用户对于软
件的质量的衡量绝大多数停留在品牌的依赖上,软件的市场也还存在很多的摊派
成分,所以造成的结果往往是一个在专业人士看来并不合格的软件,也可以在市
面上流行。假如哪天市场的竞争激烈了、客户对软件的认识提高了,按照我以前
的方法做出的软件还有竞争优势吗?采用RUP的过程是势在必行的事。
RUP过程描述的许多核心的工作及迭代方法是级具有参考价值的,希望大家继续讨
论
-- ※ 修改:.cancan28 于 Oct 31 10:28:24 修改本文.[FROM: 202.104.105.165]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4.105.16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