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影视沙龙>>● 世界电影>>他山之石>>[转贴]纯粹.欲望.生命影像—杜可风访谈录

主题:[转贴]纯粹.欲望.生命影像—杜可风访谈录
发信人: calmwool(树)
整理人: stupidyoyo(2001-04-02 17:43:57), 站内信件
转贴:纯粹.欲望.生命影像—杜可风访谈录

转自北大在线新青年电影论坛

http://www.bookoo.com.cn/clubs/clubimg/2335_539.jpg
这里有图片

发表时间:2001-02-12 12:24:34  作者:胡子
纯粹.欲望.生命影像 



杜可风,澳洲白人,九○年代华人电影最重要的摄影师之一。 

三十年前,杜可风的名字是杜尔(Chris Doyle)。他那时充当水手搭上了一艘货轮,漂泊到亚洲各国,当过各种杂工。西方拓荒者的精神,带着杜可风找到了在东方的根。他取了一个中国名字,开始了一个全新的身分。台湾,是杜可风发迹的地方。他见证了七○年代茁壮的台湾艺术,云门舞集、兰陵剧坊,还有《海滩的一天》等台湾"新电影"。杜可风在香港为王家卫等导演掌镜的经典之作,如《重庆森林》、《东邪西毒》、《风月》,或《红玫瑰与白玫瑰》,从亚洲红到好莱坞,他因此参与了《新惊魂记》等美国影片的拍摄工作。杜可风说,自己还是喜欢中国的人情味。他去年执导的第一部电影《三条人》是在扬威好莱坞后,重回华人影坛的力作。 


问:我感觉你对欲望是有些体会的,然后用你的方式去呈现。 

答:因为我是个很贪心的人,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在海边长大,由于父亲是医生,家庭状况还不错,念的书与学校也不错。不过我在书里面发现,澳洲这个地方不是生活的一切。我从很小的时候,从艺术、文学、一点点的电影,最主要是文学中,感觉到有一个很好的世界在那里,而不是这边。所以我想出来了解,接触到其它人的生活方式,到现在都还没停,这是三十多年的寻找过程。 

问﹔你愈来愈来解你自己的欲望吗?你又怎么看人性的欲望这件事情? 

杜:会啊!它愈来愈透明、单纯与直接,也愈来愈没有那么重要。我想到了一个年龄你会了解到,自己所要的,与你能要到的,不一定能成对比。找到自己,就想开了。或是你会发现自己已经有的东西,也没有那么重要、那么了不起,我想这是一种生活经验的结果。这或许是一种开窍吧,有的人是因为宗教、工作或是生活环境,有的人是因为钱,也有人是因为找到自己。我算是找到了自己。找到自己的感觉是:在床上的我,没有那么了不起;在创作的我,也没有那么了不起。在语言能力上,虽然可以沟通,但是我还不是一个真正的诗人。 

问:你不觉得你付出那么多,牺牲那么多……。 

杜:就像佛教有两个和尚与一个美女过河的故事,天主教也有类似的故事。美女身上衣服破破烂烂,一个和尚背她过河,一个多小时后,另外一个和尚忍不住说:"你是出家人,怎么可以接触女人呢?"背女人过河的和尚回答说:"你怎么还背着她呢?我过了河就已经把她放下了!"我想事情经历过了,就没有了。 

问:我很好奇的一点是,像我们写作的人,牺牲了很多,达到那个作品。但是一个月刊,再怎么付出,一个月就过去了,可能一年以后就没有人记得。许多摄影记者也是一样,他们付出很大的心血,去拍到很珍贵的东西,可是它的生命就只有一个月而已。像你刚刚讲的,你花了很大的力气去摄影,很多拍出来的却不能用。你怎么去平衡这件事情呢? 

杜:很多摄影师或我的助理问我,我跟王家卫拍了很多很多的画面,百分之九十不出现在屏幕上,这样不是很浪费吗?做过的,永远在心里。我就说:"你神经病,这个画面还在我心里。"这个画面我已经经历过。这种经验或是过程,我已经消化了它,变成我的。它会再呈现出来,你要相信它会存在,不只是一个月,而是永远在你心里。如果它是你的,它就会存在你心里,我很相信这一点。你一定要不择手段把它变成你自己的。你一定要非常自信、非常肯定,非常自在坦白地,去寻找"我在做的事情,跟我有什么关系",这样子的话,你就会投入。就像一个懂时尚(fashion)的人,他们看到一件衣服,会有一种感受,感受到背后的那种精神。我是看不懂,我有很多朋友是搞fashion的,他们看衣服跟我看衣服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他们懂得看。不是因为受过训练,而是因为他们跟"美"有一种个人的、直接的来往。我想我们的投入,很多人不知道为什么就是真的会感觉到。我们投入,它(作品)就会变成我们的东西。即使它被丢掉或不见了,它还是我们的创作生涯,或是做人、成长的一点一点的东西。 

问:你讲得很好,因为人一定要知道自己在做的东西,跟他的关系是什么。 

杜:而且要把那个关系拉得愈来愈紧,愈来愈靠近,这样你会有一种满足,你的欲望的满足,就不会有太大的差距。 
问:以你为例,摄影与拍电影跟你的关系是什么? 

杜:电影是我的"舞场",是我可以跳舞的地方。我可以接触很多我喜欢的人,跟他们有很多的对谈。我们可以坐一下,聊一聊、一起跳舞。它是一个动态的、活的东西,也是"人"的东西。摄影其实是自我治疗。摄影,是一种比较特别的空间。我拍的东西是我个人的“治疗”,就是自我治疗。比方说我常常拍完戏回到家里,会有一些不满意,感觉这些不是为了自己,或是觉得很累。回家时我会拿起来一些东西,把他拼叠起来,会有一种发泄、一种好象是打坐的感受。因为它是一种更直接的反应,一种直感(直觉)。就像有的人对“吃”也有这种创作,很多人一看到厨房就想做菜,也有人看到厨房就会想逃避。在我所谓的职业里面,它(摄影作品)不是拿来赚钱的,可是它用掉我很多很多的时间。我不会说自己是一个艺术家,我会说自己是一个拍电影的人。所以它更重要,因为它是自己的东西,平常我一个人的时候,就只有这一些东西跟我在一起。而且它是我平常在安静的、私人的空间里,所做的一些事情。 

问:你是在表达你自己吗? 

杜:不是在表达,是在寻找,这也是我自己慢慢发现的。比方我有一个朋友,他必须把事情弄得很逻辑化,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却不行,我愈想会愈复杂、愈乱。所以我们的相处过程里,我不一定能用他的方法,也不一定能帮他的忙,不过在他的过程中,我也能给他一些意见。他也知道最好让他自己去想,这种“想”不一定是用大脑去想,可能是凭感情或直感,或是跟着音乐去做。就像你做菜,在听古典音乐跟摇滚乐的时候做,做出来的菜一定会有不一样的味道。

问:你说你在寻找自己,像前几年你就已经在做影像拼叠的作品,这次的展览也有许多是如此,您觉得这两种有什么差别吗?

杜:当然有差别。那个经过好象是愈来愈单纯。《花样年华》是王家卫最容易懂的电影,这就是一种进步。因为基本上,不管是王家卫、毕加索或张大千,我觉得他们永远在画一样的东西、重复同样的事情,因为它愈来愈单纯。齐白石也是一样。那个精神是一辈子培养起来的,这种智能、创作、或是艺术的呈现,是一辈子培养起来的。我常常说,艺术的最高层面,就是音乐。因为你不需要懂,它给你一种情趣、组合与感受,它是一种抽象的东西。它很可能就是一种很单纯的东西,比方你可能在庙里听到"砰…",这也是音乐,而且是再单纯不过了。对很多人来说,这个"砰…"有很大的响应,很大的意义与感觉在里面。我想我们都希望,不管是工作、跟人的来往,或是生活观念与创作,天天都能把不必要的东西丢掉。


----
--The point is, you've got to find something new.
--She was right. I had to find something new. There was
only one thing for it.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