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gst2170865(跋涉者)
整理人: icecream(2004-12-29 16:19:08), 站内信件
|
我们说不清楚意境是一种何等高远飘逸的景致,但我们能意会到境界所指向的那种心灵的位置与状态。境界是灵魂的制高点,它使我们心怀平和面带微笑满目冷静俯瞰人生,在任何情景下存有一份心灵的宁静:善恶分明,心底豁达,贫富安之,荣辱不惊。
好像是那个大谈《成功之路》的洋人卡耐基曾如是说,我们内心的平静和我们生活中所获得的快乐,并不在于我们身处何方,也不在于我们拥有什么,更不在于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尤其是闲人),而只在于我们的心灵所达到的境界。
境界是一种心灵的清澈,是一种对事物的深邃的领悟,是一种精神彼岸的抵达。清高是一种境界,淡泊是一种境界,浪漫的飞翔是一种境界,寂寞的美丽是一种境界,超尘脱俗也是一种境界。判断我们是否能抵达一种境界,有一把标尺,是看我们的心灵是否坦诚和博大,是看我们的心灵是否崇高和纯净。
一个政府官员对官位的欲望大小并不能定位什么,重要的是看他获取官位的方式是否光明磊落,是否清白高尚,以及他为官的宗旨是否为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而鞠躬尽瘁,为我们的社会导引公道。如果是这样,他就拥有了境界,他就获得了生命的永恒与美好。湖南的郑培民应该拥有了自己的境界,内蒙古的牛玉儒真正获得了生命的永恒与美好。然而,令人痛心的是,庞大的政府公务员队伍里,这样的人太少,太少。
一对夫妻是否分手,不在贫穷富有,也不在性格是否相合,更不在是否有第三者或第四者,而在于是否真正相爱。因相爱而厮守与因不爱而分手都是一种境界。因为爱是婚姻的最高境界,爱是人生的重要支柱之一,爱是一种生活质量的一种灿烂的展示。爱上一个人很难,将爱情进行到底则更难。正因为如此,才有了“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无奈,才有了“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梦幻。是啊,天下珠联璧合、执子之守与之偕老的伉俪有多少?想达到这种境界全凭爱神的造化了。
有人说,人的一生要经得起清苦和寂寞,能忍受诬蔑和凌辱。在这条路上,冷也能安得,热也能处得,风里也来得,雨里也去的。在历史上,到头来退却的,或者说销声匿迹的,常常不是坚定的战士,而是那些跳累了的小丑。这也是一种境界,一种做人的境界。做人做到这个份上,还有什么推不开的事呢?因此,我为自己立下的墓志铭就是:一个活着的死人,一个死去的活人!我觉得这是一种境界,也许有人不屑一顾。
境界是博大,境界是崇高,境界是灿烂的阳光,境界是温煦的微风,境界是向善的才华,境界是深邃的思想……境界的品格基础是真、善、美,境界的技术基础是文化品位,境界的心灵展示是宁静的表情,宽厚的心怀,深邃的目光,透着真知灼见的话语,以及不卑不亢走路的姿态。境界是一种精神升华的极致,是灵魂抵达的极限。很多时候都是这样:灵魂在高处,境界在远方,心便无垠的广阔。
----
跋涉者——[一条行将就木的狗]
上海社区 《朝花夕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