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谈天说地>>○ 粤黎越正>>>>浓缩的岭南画卷--西关大屋

主题:浓缩的岭南画卷--西关大屋
发信人: alwaysliving(後生仔@粤黎越正 .核凸)
整理人: cywx(2001-02-19 01:04:52), 站内信件
    在广州,形形色色的房屋建筑多得数不清。你能说得出广州有哪
几种类型的房屋?要说的比较齐全,还真不容易呢。可西关大屋,很
多广州人都知道一二,起码,能说出大屋里面有趟栊、天井、神台、
大厅、二厅等,凡是写到广州的文学名著中,几乎没有不提到西关大
屋的,在当代著名作家欧阳山的《三家巷》里,就把20世纪初在西关
大屋生活的人与事描述的极富色彩。
    西关大屋是清代同治、光绪年间,豪门富商在“西关角”,即如
今荔湾区宝华路、多宝路、逢源坊、华贵坊一带兴建的豪宅。
    和北京的四合院相同的是,这些西关大屋也是平房,多在四百平
方米左右,屋宇轩昂,前檐高大。平面布局向纵深发展,有三间两廊,
左右对称,中间为主要厅堂。大屋的两侧还有巷,叫“青云巷”。大
屋用水磨青砖砌壁,大磨糯米饭拌灰浆,所以那青砖墙没有一丝缝隙,
固若金汤。
    门分有三道,用广州话说有三层门扇。临街的第一扇门是屏风门,
也叫矮脚吊扇门或花门。花门上端通花,一般用木雕雕花装饰,镶上
花玻璃,这就是满洲窗了,它精巧细致,对外街是一个屏障,也是一
件工艺品;对内屋既可排除干扰,又可通风采光,体现了广州人的灵
活和才智。
    矮门之后就是独具岭南特色的趟栊了。为什么叫做“趟栊”?顾名
思义,就是如趟水滑行而靠拢的门,或者说,开为趟,合为栊。现代
家居发明的趟栊与众不同,全用木条做成,十三条直径为八厘米粗的
圆木,横架做成,如倒放的栅栏,坚实异常,容易开合。最大的好处
是,未开启,便可以清楚地判断来者的恶与善。相比起来,现代门中
的“猫眼”大不如旧趟栊审视的清晰。
    趟栊之后是大门扇。这才是真正的大门。此门多用坤甸木或樟木
制造,门厚约八厘米,门钮是铜环,门脚旋转在石臼中,内有横闩扣
门。可想而知,这种门扇有多坚固,除了需要防火,它比现代钢铁制
造的防盗门还要牢固。
    古代的广州开放早,家居的通风、防盗早有一套,仅从近代西关
大屋的脚门、趟栊和大门组成的“三件头”来看,就别具商业特色。
    跨过三道门扇,走进门厅,也称门官厅,然后到轿厅(茶厅),
进入第三层才是正厅,也叫大厅或神厅。再到头房(长辈房),然后
是二厅(饭厅),最后二房(尾房),形成一条纵深的中轴先。封建
等级森严在西关大屋设计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每厅为一进,全屋分二至三进,厅之间用小天井相隔,天井有上
盖,靠天窗采光通风。两侧为挂廊,屋内两条青云巷,通左边为书房,
通右边是偏厅客房,俗称“书偏”,最后是厨房。大型的西关大屋还
有个小花园,栽种写花木,布置写假山鱼池供观赏。
    广州天气热的时间长,以前没有点风扇好空调,西关大屋的设计
十分周到,将屋内的小院、天井、三道厅、青云巷、天窗、矮脚门、
趟栊等浑然一体,构成良好的房屋通风设施,在炎炎的夏日中显得格
外阴凉。
    屋内的装修颇为讲究,家具都用华贵的酸枝台椅。屋内有木石砖
雕、木雕、陶塑、壁画、石景和铁窗花、满州窗等装饰,整个大屋显
得吉祥和典雅。
    西关大屋前的街巷多是麻石条砌成的路,这也是西关特有的街巷
建筑特色。由于西关地势低洼,常有“落雨大,水浸街”的景象,麻
石街多修暗渠,用条石做盖板。
    西关大屋是清代民居建筑的珍品,是广州古城文化的精髓之一。
可惜,清末民初鼎盛时期的八百多间西关大屋,至今只剩下数十间。
旅居海外的华侨提起广州,就会想起西关大屋。不少外国友人和海外
赤子到广州,都喜欢到西关大屋寻古。如今,广州市政府将西关大屋
作为重点文物和旅游资源,加以保护和开发。


----
冇用咖:讲出嚟都冇人知.
预咗啦:都冇人会睇啊!
搵食啫:睇下啦!唔睇?打祸甘嘅俾你啊!
犯法啊:打你就打你!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