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hincai(朵娅)
整理人: marco_0708(2004-10-07 12:40:45), 站内信件
|
一个普通人,对往事也许只能重温或者懊悔。生命不是迷宫也不是花园,即使有再多时间,也不可能在不断迂回中找寻理想生活。但是《蝴蝶效应》告诉我们,可以选择改变——不妨就从这一角度来看这部电影吧——然而任何改变都不可能如意,无限种可能,仍是无限的失落。
生命喜欢玩笑,用细微事件促成毁灭,就是它的乖张乐趣所在。
艾文从小患上失忆症,许多事情在转瞬之间就被遗忘。所以童年时的凯丽问他,你真的不记得发生了什么吗?忘记是一种轻松,但是记忆的空白,也象一个深深的洞穴让生活无迹可循,艾文只能用日记来填补它。
正是这些日记,在艾文的大学时代唤醒了他的全部记忆,一切都是零碎的,但又都是丰满的。他的痛苦在回忆中加深,这一切无法原谅。小时候的一次恶作剧,使一双母女丧生;邻居父亲的人格缺陷,使凯丽和她的哥哥一生都无法走出心理阴影……
当他回到故乡,凯丽依然过着孤苦的生活,走在深夜安静的路上,心里的爱已无从诉说,凯丽说,为什么你不曾回来看我?为什么你忍心看我在这里慢慢腐烂掉?她哭着跑开、她当天晚上就自杀了,她短暂一生有过多少幸福时光?艾文把离开家乡时给凯丽的纸条I will be back for you放在她冰冷的棺木上。
我想是在这个时候,艾文意识到生命里真正的痛。没有人把这部片子归结为爱情,我却只能为艾文的潜意识或者确实存在的超能力找到这样一个原因:爱情是这一切的根源。
每一次的抗争都是徒劳。就算是在某次现实中他们相爱,但是自己却成为杀害凯丽之兄的凶手;就算某次拯救了凯丽之兄的人性,凯丽却沦为一个衰败的妓女;就算是在某次现实中凯丽成为大学生,朋友们共同生活在校园中,而艾文却失去了凯丽的爱情,他坐在轮椅上,悲痛欲绝。
永远是失败的实验,哪一个环节出了差错?永远是悲剧,从他们相识的瞬间就决定了,一个旨意般的寓言。
心理医生在末尾向我们指出,其实日记并不存在,完全是艾文臆想世界的产物。我无法辨别,毕竟精神的力量充满魔幻色彩,使现实具有不可能性与再造性,所以当艾文做了最后的努力——宁愿不曾与凯丽结识的时候,我由衷地舒了一口气:他由此脱离了自身的爱情,也脱离了对自己深深的责难。
---- 他认为,悲剧无非是赞美的艺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