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matmay(风伴流云)
整理人: xiao_lun_xun(2004-09-28 09:33:09), 站内信件
|
重大灾难事件的杀伤力
嘈杂的环境、排队、迟到,以及生活中所有这些大大小小的焦虑因素,都可以在短期内降低生活品质,并在此后数年的时间内对你的健康造成影响。不过与创伤相比,这些都算不上什么。创伤是指影响人的整个生活和自由的重大焦虑事件,比如战争、袭击、绑架、被扣为人质、强奸、儿童性虐待、事故、自然灾害,如地震和飓风等。这些灾难性的事件都会给受害人带来害怕、无助和极度恐惧的感觉。
在遭受创伤时,身体和大脑的焦虑环路为了加以应对,都被迫处于极限状态。难怪这会对有些人造成长期的、甚至是永久性的心理损伤。
受到单一的暴力事件(如1996年的邓布兰大屠杀)直接波及的人数常达数百名。受影响的不仅限于那些身体上受到伤害的人,还包括他们的亲属和朋友,以及对他们施行救助的人,如急救人员和警察。
最近,来自“道路和平”(一个专门对交通事故受害者提供援助的慈善组织)的一项报告显示,受害者亲属的忧伤程度不亚于受害者本人。火灾、地震或爆炸等灾难在发生的同时还带来许多其他的焦虑因素,如无家可归、财产损失、失业以及经济紧张等等,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妨碍人们从创伤中复原。随着媒体对灾难报道的日益增多(只要看看每日的报纸就知道了),越来越多的人被卷入创伤的大潮中。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对创伤的反应(如厌恶、悲伤、恐惧、麻木和怀疑等)都是完全正常和可以理解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都能恢复到创伤前的精神状态,他们甚至还会在情感上变得更加成熟,并从这次体验当中获益。但经历创伤的人中约有10%会遗留下严重的精神健康问题。
创伤后焦虑症的特征
创伤后焦虑症具有几个明显的特征。首先,受害的经历会以噩梦、排遣不掉的念头和回忆的形式在受害者脑海中重现。与此同时,他们会拒绝任何能使他们回想起这次经历的线索,并说自己在情感上感觉不到任何痛苦。创伤后焦虑症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特征是对未来的认识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受害人或许会觉得自己再也不会结婚或要小孩了,也有人会觉得自己再也不会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了。患创伤后焦虑症的人性格会变得很暴躁:他们会变得紧张、急躁、容易动怒,此外还非常容易受到惊吓。
过于认同也受伤害
不久前,研究人员对澳大利亚森林大火的幸存者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显示,如果在灾难发生后短时间内即用一种特殊的问卷对受害者进行测试,便可以确认出将近90%的将来有可能出现症状的人。创伤后焦虑症可以影响任何年龄的人(包括儿童)。虽然症状常常出现在事件发生后的前3个月内,但有时也会延迟至几个月,甚至几年,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丹麦抵抗运动退伍老兵为对象所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只有30%的人在战争结束后的5年内首次出现症状。
此外,创伤后焦虑症可以持续终生。有证据表明,有些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战俘,即使在半个世纪以后仍无法克服那场战争带来的影响。
我们还了解到,对受害者产生同情和认同的人则更容易受到伤害。1989年,美国军舰“依阿华”号在波多黎各爆炸,47名士兵死亡。由于死亡人数太多,致使专业殡葬人员难以应付,于是便请若干志愿者(这些志愿者全都是军人)前来帮忙。事件过后一个月,研究人员询问这些志愿者是否曾将死者认同为自己(即:“死的这个人或许就是我”)、亲友或朋友。许多人的回答是肯定的。现在我们知道为什么那些有理智的护士、医生和警官总是告诉他们年轻的同事“不要过分投入”———因为将死者认同为朋友的人中有33%在数月后就患上创伤后焦虑症,而根本没发生认同的人中只有3.4%的人患病。将死者与亲人认同,这样的心理认同造成的效果要小一些,但仍很显著;可是奇怪的是,与自己认同却不会带来任何不好的影响。这些发现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不过他们至少指出了一种方法可以降低灾难救援人员的创伤后焦虑症发病率,那就是必须强调保持距离的重要性。
---- 【纵横三国】本期热点话题假如孙吴不袭荆州
希望各方好友参加
纵 马 五 湖 四 海,
横 剑 谁 与 争 锋。
三 社 谈 笑 论 道,
国 策 运 筹 帷 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