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humanmale(艺)
整理人: b8238(2004-09-25 11:25:55), 站内信件
|
看看了很多朋友的帖子,感觉编解码器还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我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明白,“先有算法后有芯片”这句话。
我们提到的CODEC 1394传输损耗(画质) 怎样做到高质量采集?
其实都是编解码器的应用
先给大家一个概念:
MPEG1 MPEG2是有损压缩,是MPEG标准,是非对称的编解码方式
一个MPEG编解码算法的规范的制定不是数学家拿出学术成果就可以应用到实际当中的
它需要芯片制造业,计算机工业的多家厂商的认同,更确切的说是软硬件生产能力能否满足算法
我们深爱的DV画质,属于MPEG规范,它是一种“主观欺骗”的画质,是依靠非对称编解码器。
通过通用接口传输,存储的。
我们要想得到更好的DV画质需要多种软硬件的支持。
DV里传出的不是AVI, 是人们看不到,摸不到无法感官的是数字流
要想感触它,需要编解码器,每一次传输的开始与结束,都需要编解码器。
我们要压缩的AVI文件,NLE非编 等等视频操作
都像一台DVD播放机的内部结构,要遵循MPEG标准去操作
如果说,1394是一条无损的传输线,那么能够利用好他的是一个优秀的CODEC
编解码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