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影视沙龙>>● 超级电视迷>>临时目录>>客途秋恨 盧海鵬

主题:客途秋恨 盧海鵬
发信人: gzwfox(舒拉·寶娃貴人)
整理人: memphis(2004-11-16 17:28:27), 站内信件
客途秋恨 盧海鵬 

盧海鵬消瘦了。對於睇《歡樂今宵》長大的一代如我,是傷感的。怎說呢?看過《龍貓》粵語配音版,應記得小女孩初遇龍貓時反應是:「你好似盧海鵬呀!」曾經,盧海鵬=肥嘟嘟=開心果。接過奶茶的盧海鵬,一邊撿出自備的小包代糖,一邊說:「我糖尿病嘛,人總會老。」婚姻不如意,孑然一身移民回流,一齣《金枝慾孽》令人醒起盧海鵬不只扮鬼扮馬,更可以是個爐火純青大反派——並非覺得他演不好,但我寧願翻看無重新發行,近日炒價兩倍的《金像獎歌曲頒獎典禮1986-1988》,那才是黃金歲月。「家陣叫我再扮阿肥就擇使;扮欣宜反而又得喎。」輕了廿幾磅,腰圍縮了四吋,仍不忘娛人娛己。潮流興瘦興奸角甚至興獨居,都並不為過,只是,今宵不再歡樂。

香港有條橋  

我是廣州人,哥哥叫盧海濤,弟弟叫盧海潮,都三點水,湧來湧去離不開廣州,唯獨我是鵬,飛得遠。爸爸做針織老闆,次次政治運動總找他麻煩,但也有好處,造就了我們懂得自製戲服,從小就和弟弟上街表演大戲,又演過蘇聯翻譯劇。不過後期只准做樣板戲,比較無癮。我亦識畫畫,毛主席像畫過不少,但最喜歡還是游泳,加入過泳隊——那時的後生仔都愛游水,練定一技傍身準備偷渡嘛,有得俾我落水,幾日幾夜無問題。高中畢業後,我輾轉做起小學教員來,結了婚,依然很想走。失手被捕過兩次後,下放到東莞農村,條氣唔順,更加非走不可,個底花,怕俾人批鬥嘛。七○年,終於成功。當時香港的政策是來者不拒。我在尖鼻咀登陸,自行找差館投案,上廁所執起份報紙睇,滿是戲院廣告,心想:無死,香港咁多戲做。我在觀塘租房住,做過工廠會計、畫花技工。七三年經朋友介紹考入無第三期藝員訓練班,與周潤發、吳孟達做同學。無一向只招收廿五歲以下,我已三十出頭,到現在,仍保持歷屆中最年長的紀錄,六十二歲了。課餘,班契弟成日提住話去「巴必橋」(barbeque),我不識英文,偷偷問人:「香港有條橋好好玩咩?放親假都要去?」那時由King Sir(鍾景輝)執教,講義就是史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員自我修養》,主張方法演技。俄國的東西,我在大陸一早讀得爛熟,但切忌認叻,只會更難融入。做人比做戲更需要技巧。

都不在了一做多年,最突出還是搞笑。弄得TVB後來改合約,不准我演其他劇集,專心做《歡樂今宵》,觀眾漸漸忘了我也是演技派。其實周潤發《上海灘》時,我一句就點破:「你即是學阿爾柏仙奴加阿倫狄龍啦。」他說:「咁都俾你睇穿。」所以,今時今日拍杜琪峰電影,拍《金枝慾孽》,無得扮鬼扮馬,無所謂啦,都屬我專長。綜藝節目式微也是事實。曾志偉那一套呢?我就不太認同,玩到收唔到科。雖說娛人娛己,總得娛人行先,不能只顧娛樂自己友。叫我扮現在的偶像派反而考起,新一代無乜特色,千人一面,最難扮。演出要講對手,以前同譚炳文,你眼望我眼就料,近年他身體不好,做過心臟搭橋。被我扮過的,羅文、張國榮,都不在了。重看影碟才醒起:原來余綺霞也扮過白韻琴,還有鍾保羅……

電單車

八九年,多倫多中文電視台請我和何守信過去,便順手搞埋移民。去到卻難以發揮,想搞卡拉OK生意,公司又不准兼職,畫筆放下太久,釣魚、打牌唔我。班大圈(在大陸識落的朋友)過了去的也不少,他們做裝修,我便每天跟去打躉吹水。總不是辦法,輾轉到亞視過,做到天花龍鳳都無人睇。九七年,正式簽回TVB直到現在。初回香港,我轉電單車代步。之前過四個轆,七年大膽車,八一年才乖乖考牌。無牌的日子,每逢見到交通警,我都會主動同阿sir打招呼,從未穿煲。電單車,主要貪方便,反正獨來獨往,後來糖尿病,翻過兩次車,磨晒薑,車都唔夠力扶番起,才退回給車行。

西關依舊是,我慣了一個人。從大陸出來,本已有妻有女,二女兒更是我到後才在那邊生下來——我九月偷渡,她十一月出世,像薛仁貴征東的故事。起初以為今生今世不能回去,只得每月寄錢給她們家用,一邊在香港與訓練班同學梁秋媚結婚。那個女人專演邪牌、媽媽生角色,又爛賭,生了個兒子,沒幾年走佬去了英國,兒子跟我,現年廿六歲了。七九年改革開放,《歡樂今宵》首次移師廣州演出,我都不敢跟回去,怕老婆帶女兒來找我,唔知講乜好,又怕記者亂寫……八二年,三母女申請來港定居,加上沒了媽媽的兒子,一家五口又重新整合——補辦註冊?不用了,大陸結婚證一直存在。但我都不習慣,沒多久送了四人去加拿大。女兒都嫁了人,共生下三個外孫。將來退休,我想,不會回加拿大了,可能返大陸住便算。盧海鵬在廣州西關長大,他說,那裡是個好地方,有荔灣艇仔粥,有舊畔溪酒家,還是南音的發源地,小時候,聽過白駒榮唱《客途秋恨》……

鵬程萬里我和盧海鵬都記得一個黑色笑話:八九年六 四前夕,報紙娛樂版語帶雙關,有幅漫畫寫:「阿鵬終於下台!」畫面卻是盧海鵬包袱,走下象徵電視圈的五台山。那時,盧海鵬正啟程往加拿大坐移民監,與送機的朋友聊起,盧海鵬斷言北京必定開槍,但到達彼邦,目擊電視直播,還是震撼不已。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長安。千多年前,漢朝詩人王粲逃避首都戰亂,留下這名句。詩中還說:「復棄中國去,委身適荊蠻。」千多年後,華人移民,原來也離不開委身適應。應付「荊蠻」入籍試,盧海鵬不懂英語,全憑女兒預先度好答案,他用廣東話標音死記硬背。「個女話province(省份),我就寫『破粉絲』囉。」蒙蒙混混又過關。一個阿鵬沒下台是大事,一個阿鵬下台是小事,加起來,十五年前的夏天便少了歡笑。



----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