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byhrj(秋波)
整理人: lxchuan(2004-09-20 13:18:30), 站内信件
|
审计,我和上国会
一、 审计
1)审计结论
考完回家,待我那蜷缩了近三个小时的手指终于恢复知觉时,我接受自己的委托,运用分析性复核,检查,计算等必要的审计程序,对2004年9月17日14:00—17:00的审计考试进行审计,并出具了带强调事项段的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现将部分内容摘录如下:(省略标题,引言,范围段)
2004年9月17日的审计考试应得分数60分,占满分的60%。由于中注协没有提供试题的标准答案,我无法实施核对,且已经忘记了自己的答案,故无法对考试的质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由于上述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可能产生的影响非常重大和广泛,我无法对上述考试情况发表意见。
此外,我提醒出题老师关注,如果考试时间改为三个半小时,我能合理确信试卷中的错报漏报不超过可容忍误差40分。本段内容并不影响已发表的审计意见。
2)审计之难
审计究竟有多难呢?且让我借用奥运奖牌排行榜的概念来探讨。如果说律师资格考试是考界的老美,以参考书多,记忆量大,一次通过三个难度位居榜首的话,那么曾经有“黑色七月”之称的高考,已经演变为分数和金钱二居其一便能圆梦的普及型考试,如俄罗斯般再难傲视群雄。而我们伟大的CPA考试,凭着以审计为首的骄人战绩,已经牢牢占据了第一集团的位置,并且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CPA一定会如中国一样,成为排行榜上万众瞩目的领头军!
今年的审计考试已经是过去时了。我等考生既无资格,也无能力对试卷质量进行评价。但是,如果上天给我一个倾吐心声的机会,我会对出题老师说两个字:“保留”;如果非要为这两个字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年。明年,我衷心希望,中注协满耳皆闻“无保留”之声!现斗胆将个人愚见列示如下:
a) 关于期初余额。去年部分客观题的答案辅导老师们众说一词,令我等学子茫然失措。但是中注协并没有本着指导监督复核的质量控制要求,对重大审计问题予以关注,也未能及时解决专业人员的判断分歧,由于某些试题没有令人信服的唯一标准答案,导致众多师生对去年试题出具了保留意见。但是今年试题仍然存在同样问题,去年的影响尚未消除,故无法出具标准审计报告。
b) 关于关联交易。我知道审计是个交游广泛的家伙,也知道与其关系密切的关联方是会计、税法、经济法和财务管理。考前,我向中注协索取了关联方及其交易的声明书—考试大纲,但中注协却没有在其声明书中提供识别关联方的完整资料,也没有充分披露审计与其关联方的交易。所以,我痛心疾首地忽略了语文和逻辑。在关于验资的判断题中,虽然那些理论早已烂熟于心,却不敢轻易下手,更多的时间我不是在判断其是否违反规定,而是在猜测这样或那样的用词是否涵盖了理论的要求。悲哉!
c) 关于公允反映。作为国内目前含金量数一数二的考试,我相信绝大多数考生都不会埋怨出题者通过出偏题难题和增加题量来控制合格率的方法。毕竟,如果CPA变成现在的本科生一样滥市的话,对我们所有人都是一场灾难。但是,作为有权掌控考生命运的决策者们,却没有保持一贯的公允性。且不说95年以前高合格率下诞生的众多CPA的含金量,单是2002年和2003年的审计考试,我坚信,没有谁敢说,2002年通过审计考试的人,其水平就会比2003年没通过的人高。试题难度的飘忽不定,考试合格率的忽高忽低,令本已不堪重负的考生们还得承受无法预知的运气风险。毫无疑问,这是显失公平的。
特别提示:上述内容仅供诸位开心之用,不应将其视为对中注协及出题老师的恶意攻击。因使用不当造成的后果,与本人和上国会无关。
3)审计考试的优缺点
a) 优点:
审计考试可以增强自信心。对于已经顺利通过的幸运儿来说,从此可以俯瞰天下芸芸考试,然后轻松自信地将它们一一挑落马下,这等气质,没经过审计考试的磨炼,是难成气候的;而尚在审计泥潭中摸爬滚打的后来者们,也可以自信满满地告诉自己,尽管这次我没过,但有了唐吉坷德式的勇气,这可是千金难买的财富啊!
审计考试可以提高综合素质。考一次审计,相当于同时学了会计、税法等数门学科。学理科的考友,还兼顾学了久违的语文和逻辑。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参加了今年考试的考友,将来一定都是各事务所争抢的对象,为什么呢?因为第一,我们将是监盘各类特殊存货的高手;第二,我们将是内控审核方面的高手;第三,我们将是审计效率(特指提供专业服务所需的时间)极高的能手;第四,我们将是合格而严谨的档案保管员。而据老师讲,这几类人才可都是目前事务所奇缺的啊!
审计考试可以锻炼心理承受能力。审计报表有风险,但是运用谨慎原则,我们可以通过实施充分的审计程序去降低它。但参加审计考试,却没有谁能真正控制风险。看尽可能多的书,做尽可能多的题,听尽可能多的课,牺牲尽可能多的吃喝玩乐,当你做到这些以后,也未必就能得到梦寐以求的成绩合格单。付出和收获严重失调,令审计成了很多人心中永远的痛,也令考生的心脏变得坚强无比。以前听说过没考上大学自杀的,却从没听说考不过审计跳楼的。我相信,我和我的审计考友们面对生活,从此都能做到荣辱不惊,处变不乱。这样的脱胎换骨,感谢谁?审计呗!
b) 缺点:
审计考试伤筋动骨,百日难愈。学到气若游丝的时候,就神思恍惚地想,别等到考试那天因劳累过度拿不动笔,写字速度不快,会了也白会啊!于是乎,几个月来经常在熬夜的边缘痛苦地徘徊,躺在床上惦记着还没听的课,看书的时候又怜惜着自己并不状硕的身体。考试之前,物极必反。感觉脑袋空空,心里空空;考完出来, 连身体也跟着虚空了,离佛家的四大皆空不远矣!
审计考试容易令人走火入魔。最经典是那位“报了五门,学了四门,实考三门,感觉能过两门,实际只过一门”的“难友”。看了他的故事,我直接就上纲上线给他出了个否定意见的报告。不对CPA考试的难度和风险进行了解就五科全报,违反质量控制准则;不对自己的业务胜任能力进行评估就学了四门,违反职业道德要求;没有时间充分学习三门课程,起码也是没有严格遵守审计准则的普通过失;考完后错误估计形势以为三过二,该出否定的出保留,明显是对期后事项关注不够;最后还得接受只过一门的事实,修改审计报告。而审计他的我,若明年还继续学审计,不成“花痴”,也必成“审痴”,恐怖啊!
4)审计考试的理想境界
考前去了阆中古城,那里有一科举制度留下的贡院。回来以后突发奇想,反正审计考试是重中之重,反正审计是综合里的综合,反正考题也没几道书上的原文,干脆以后也在各地普建“审院”,将CPA考试合为审计一门,也不考三小时,而是考三天三夜。考生可带各种资料备查,每人一屋,吃喝拉撒都在里面。同时取消五年的限制,无论年龄长幼均可参试。监考效仿清朝惯例,由武警官兵负责,各地注协官员坐轿(乘坐轿车的简称)到各处巡查。想想看,这样的考试多么公开、公正、公平啊!只是有一个担心,每年发榜之日,从各地注协的楼里,会不会跑出几个老态龙钟的“范进”?
二、 我
考完审计,在一大群面如死灰的考友中间,我阳光灿烂地预约着晚上的狂欢。其实不是我考得有多好,而是因为,无论结果怎样,我再也不参加CPA考试了。四年前为了陪一姐们,我硬着头皮报了两门。她没过,我过了。从此我便无可救药地陷入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从小到大,历经考试无数,均无败绩。工作以后,陆续考了会计师、英语、计算机,一路顺风。在考CPA的前三年里,也都轻轻松松混迹于幸运儿之列。到了2003年,在那个阴霾的下午,当我好不容易涂抹完审计的单选多选时,曾经激烈挣扎,该是愤然离席还是愤然撕卷,最后理智战胜了情感,本着奥林匹克精神,我顽强地坚持到了最后一刻。但结局自然不言而喻。
这一灰色事件令我严重受挫。痛定思痛,我彻底颠覆了依赖自学的习惯,决定参加各网校的课程。从五一大假之后,开始了一段对我而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苦行修炼。每天除了上班、吃饭、睡觉和偶尔的玩乐,时间全奉献给了审计。家里诺大的餐桌成了我的战场,电脑成了我的武器,那些散乱一桌的各色资料则成了我源源不断的子弹。考前曾自我安慰,等咱考完了,甭管过不过,先将那些可恶的书啊,资料啊,笔记啊,象晴雯般一页页撕了,那才叫痛快!然,当我终于考完时,却怎么也下不了手了。那些被我划满各色符号的资料,全是四个月来的心血啊!为了对后来的考生有所帮助,现将本人备考资料公诸于众:
1) 辅导教材。包括审计、会计、税法、经济法、财务管理。
2) 自备资料。包括中注协编的《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本人参加的后续教育教材。
3) 各出版社辅导书。包括两知名出版社的辅导书各一本。
4) 各种模拟题。包括2000—2003历年考题,两知名出版社印发的模拟题各一本,网校模拟题共6套,某知名杂志的模拟题一套,某知名事务所模拟题一套,2002证券期货资格考试题,2003高会资格考试。经本人粗略估算,共计25套。
5) 上国会下载的各种辅导资料。包括中注协审计问题解答1—3,中注协会计问题解答1—2,财政部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1—4,中注协专家技术援助小组信息公告1—8,教材研讨会精神,出题老师近年论文,审计重要理论讲解,老师的课堂讲义,以及所有经典的网友总结。耗材:A4的复印纸两包。
6) 网校的论坛、答疑区数不胜数的帖子。
为了让学弟学妹对此有个直观的概念,我把上述资料汇总后经测量(该测量用尺子已经过检验),得出结论是一尺高。(经尺度换算为33CM)当然,若加上网校里多如繁星的未下载资料,怎么着也得有两尺高吧?惊天地,泣鬼神啊!
每天“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审计书”,却于某一天意外发现身后脊柱位置被餐椅的金属条磨出了一片黑疤,当即花容失色。悲痛欲绝之时寻思着,干脆在天花板上拴根绳子,将我的一缕青丝挂在上面,好歹也算成就“头悬梁,锥刺骨”的美谈吧!可转念又想,我这般辛苦,究竟是为了什么?
现有的工作收益尚可,也没有养家糊口的压力,就算拿到PASS,我既不打算辞职另觅高就,也没指望靠这个升职加薪。与其在事务所从事走钢丝的危险职业,还不如在公司做一名快乐的会计。五年的CPA考试已经把我从黄毛丫头“烤”成了半老徐娘,再“烤”下去,呵呵,我估摸着也就只能剩下残花败柳了。这样想着,我竟豁然开朗,那么就当这是人生的一次历炼吧,就当是我主动进行的职业后续教育吧,就当自己是“为荣誉而战”吧!等到12月宣布成绩的那一天,虽然是“成也审计,败也审计”,但结果已经不重要了,有谁说过的,懂得享受过程的人才是懂得生活的人!
审计考试结果的悲壮,总让我忍不住联想到革命影片中那些前仆后继的烈士们,面对敌人的枪口,前面的倒下了,但后面却有更多的站出来。所以,虽然我持续考试的假设不合理,也没有任何拟采取的措施(我已尽力,无怨无悔),但我仍愿意将应考的小小经验告诉更多持续考试假设合理的考友们,也算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1) 考试顺序的规划。很多老师主张先主观后客观,我个人并不十分赞同。因为等到你做完那些冗长的主观题后,并不能保证自己还有足够清醒的头脑、清晰的视线和足够的时间去高质量完成客观题。如果因为涂错行,或脑筋停版而发生错报,真是比窦娥还冤!
2) 考试时间的分配。最流行的说法是客观题一小时,主观题二小时。我以两次审计实战经验告诉你,这根本不够。今年我用一小时做完了客观题和一道简答题,仍然只剩下五分钟来检查有没有写清姓名,考号。所以对于客观题,要速战速决,没把握的和不知道的,坚决放弃,不要有半点迟疑。
3) 判断题的取舍。今年我放弃了一半的判断题,但我并不觉得可惜。如果我都做了,且不幸全都错了,那我整整一道简答题就没了。那五分要动多少脑筋,写多少字才能换来啊!所以,面对判断题,考试攻略四个子“宁缺毋滥”。
4) 题干的阅读尺度。综合题阅读量极大,如果按照从小老师教导的先审题再做题的顺序,也就基本没戏了。我一般是先看问题,然后根据问题找资料。事实证明,这种策略虽然不是尽善尽美,却也不会出现致命错误。很多资料之间,其实是没多大关联性的。我想大家可能都愿意选择稀里糊涂做完,而不愿选择清清醒醒空白吧?
我希望,你们也能好运相伴。借用一首词解读我对CPA历程的感想:
“考试如此之多,引无数英雄竟折腰
惜律师高考略输文采,评估造价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中国注协,只识出题难考生
数风流人物,还看CPA”
谨以此文献给我五年的青春和汗水!
谨以此文献给正在冲锋陷阵,已经攻成名就,准备含泪放弃,以及正准备泥足深陷的考友们!
---- 本人大专毕业,身高1.80米,五官端正身体健康,精通电脑、英语等。本人来本市三月,今闲置本市,希需要人才的各界老板与本人联系;下面是本人具体的长处介绍。
可以为爱喝酒的老板开车子;
可以为爱请客的老板发帖子;
可以为闹诉讼的老板写状子;
可以为搞策划的老板出点子;
可以为怕事儿的老板壮胆子;
可以为逃债务的老板兜圈子;
可以为追债务的老板操刀子;
可以为没门卫的老板看厂子;
可以为搞营销的老板扯幌子
可以为开饭馆的老板涮盘子;
可以为做广告的老板画牌子;
可以为喜滋事的老板生乱子;
可以为善撒网的老板管绳子;
可以为慕虚荣的老板挣面子;
可以为缺哥们的老板拉杆子;
可以为包二奶的老板哄妻子;
可以为做地产的老板卖房子;
可以为大企业的老板管班子;
可以为想登天的老板架梯子;
可以为搞出口的老板骗鬼子;
可以为装斯文的老板骂婊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