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alwaysliving(後生仔@粤黎越正 .核凸)
整理人: cywx(2001-02-05 06:02:34), 站内信件
|
朋友也许会问,我们的祖先早年住的不是山洞吗,怎么会是干
栏式房屋?没错,人类的始祖起初居住在自然洞窟里,大约到了氏
族社会后,人类开始从山洞里走出来,到地面上居住,人类才学会
盖房子。岭南人的祖先先学会打一排木桩,将桩柱埋入地下,在木
桩上架地梁,地梁上铺地板,再在上面立柱,用竹木茅草把房子搭
成两层,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屋檐的倾角还要做得很大,以便
防雨防晒。这种房子就是干栏式房屋了,是岭南人原始的建筑。别
小看这干栏式建筑,着可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一个重要成
就。
早期的岭南人居住在这种底部悬空的房屋里,而早期的中原人
房屋却是半地下式的。中间有火塘,用早泥做的屋顶上有采光兼出
烟的孔洞,真是南北截然不同。聪明的读者马上猜到,广东是亚热
带气候,高温、多雨、潮湿,毒蛇虫蚁多,干栏式的房屋可防风避
雨,防避烟瘴和毒虫野兽侵袭。这种干栏式房屋,是岭南的地理、
气候、环境的产物。从广东汉墓出土的干栏式陶屋分析,干栏式房
屋距今已有四千多年,就是说,是新石器末期产生的。
我们的祖先还学会了用榫卯的结构来建造房屋。别小看了榫卯
这一技术,这可是房屋建造的一大飞跃,比早年使用的绑扎法建房
的西安半坡人先进了一大步;什么叫榫?就是构件上利用凹凸方式
相接处的凸出部分;什么叫卯?就是凹进的部分。中国的古建筑,
始终以木构建筑为主体,而木构技术最关键的一环就是榫卯技术。
有了榫卯,后世的穿斗式房屋才能形成,中国建筑史上才会出现辉
煌的建筑成果。
从此,这种最具海洋文化建筑特色的干栏式建筑流传开来,至
今,在广东一些农村仍然见其痕迹。广东瑶胞的房子多是下面放杂
物,上面住人,结构就是干栏式的。海南岛黎族有一些船形屋,外
形轮廓像船,内部间隔如船舱,整座房子离开地面,用木桩支撑,
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居、睡、煮、食同于一室。云南傣族的竹
楼也是干栏式建筑。台湾至今还有一些木桩屋,其建筑的特征与岭
南的干栏式房屋相类似,同样是为适应炎热多雨的地理气候。其实
想得开阔些,中国形态各异的亭、台、楼、阁、榭等建筑形式,也
多是从干栏式发展而来的,再看看广州市近代兴起的骑楼,也可算
作干栏式建筑的演变吧!
---- 冇用咖:讲出嚟都冇人知.
预咗啦:都冇人会睇啊!
搵食啫:睇下啦!唔睇?打祸甘嘅俾你啊!
犯法啊:打你就打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