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各行各业>>会计师>>考试信息经验交流>>试题分析教材评论>>税法复习指引

主题:税法复习指引
发信人: pengjing(*柠檬)
整理人: lxchuan(2004-09-19 15:00:17), 站内信件
转自视野网.
以下是省注协发布的经济法复习指引

2004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税法》考试指引
王丹舟

第一章 税法概论
〖考试指引〗
1、掌握税法的概念。重点掌握税法的构成要素
2、掌握税法的地位及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3、了解我国税法的制定与实施
4、掌握我国现行税法体系
5、掌握我国税收管理体制

〖专家提示〗
  本章为非重点章,注意今年在第五节中除P.14是旧的,其他都是今年新增的;考题主要以客观题形式出现,分值约1—2分。


第二章 增值税法
       增值税是对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取得的货物或应税劳务的销售额,以及进口货物的金额计算税款,并实行税款抵扣制的一种流转税。是我国目前一个大的主体税种。
〖考试指引〗
1、掌握增值税的构成要素。特别要掌握区分:视同销售货物行为和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区分几种特殊经营行为等
2、重点掌握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其基本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并区分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
3、掌握进口货物征税
4、重点掌握出口货物退  (免)  税。特别是“免、抵、退”税的计算方法
5、了解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及管理,掌握其中的八、九点[第九点中的(四)、(五)是今年新增加的,应予特别关注]
6、掌握增值税教材中一些新的或较为新的规定,如:P.28、P.39(4)—(7)、P.49、P.53(五)、P.58—P.61等

〖专家提示〗
  本章为重点章,一定认真、全面掌握。考题主要以计算和综合题形式出现,分值约13—17分。


第三章 消费税法
消费税是以特定消费品为课税对象所征收的一种税。
〖考试指引〗
1、掌握消费税的构成要素
2、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包括:从价定率计税;从量定额计税;混和计税(主要是卷烟、粮食白酒、薯类白酒)。其中从价定率的基本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税率;从量定额的基本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税消费品的销售数量×单位税额  混合计算的基本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税销售数量×单位税额+应税销售额×比例税率
3、掌握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的计算,特别注意对外购已税消费品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时,应按其生产实际领用数抵扣已纳消费税。
4、掌握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的计算
5、掌握进口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的计算
6、一般了解出口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的计算

〖专家提示〗
   本章为次重点章,今年没什么新增内容,出题时常与增值税联出,主要以计算题和客观题形式出现,也可穿插在综合题中。考题分值约5—7分。


第四章 营业税法
营业税是对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的行为为课税对象所征收的一种税。
〖考试指引〗
1、掌握消费税的构成要素
2、重点掌握营业税计税依据的规定和应纳税额的计算。其基本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 
3、掌握税收优惠
4、掌握营业税教材中一些新的或较为新的规定,如:P.112、P.114—P.116、P.117(八)和(十)、P.121的3.、P.126的26.—P.127的32.等

〖专家提示〗
  本章为次重点章,出题时可与增值税联出,主要以计算题和客观题形式出现,也可穿插在综合题中,考题分值约5—7分。
 

第五章 城市维护建设税法
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是国家对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简称“三税”)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际缴纳的“三税”税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税和费。
〖考试指引〗
1、掌握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构成要素
2、因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具有附加税和费的性质,所以常附于流转税后面。
3、掌握其计算:基本计算公式是:应纳税额=纳税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税额×适用税率

〖专家提示〗
  本章为次重点章,主要以客观题形式出现,但也常穿插在计算题和综合题中。分值约2—3分。


第六章 关税法
关税是海关依法对进出境货物、物品征收的一种税。
〖考试指引〗
1、掌握关税的构成要素
2、重点掌握关税完税价格的确定和应纳税额的计算:包括从价税、从量税、复合税和滑准税。其中滑准税是一种关税税率随进口商品价格由高到低而由低到高设置计税关税的方法,可以使进口商品价格越高,其进口关税税率越低,进口商品的价格越低,其进口关税税率越高。
3、掌握关税减免的规定
4、掌握行李和邮递物品进口税
5、掌握的关税征收管理。特别注意今年增加的内容:如延长缴纳期限不得超过6个月;滞纳金按滞纳税款万分之五比例按日征收;关税退还经书面声明理由,连同原纳税收据向海关申请退税并加算银行同期活期存款利息;因纳税义务人违反规定而造成的少征或者漏征,海关在3年以内可以追征,并从缴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少征或者漏征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专家提示〗
  本章为次重点章,主要以计算题和客观题形式出现,考题分值约3—5分。


第七章 资源税法
〖考试指引〗
1、掌握资源税的构成要素,特别注意优惠和税目
2、掌握资源税的计算。基本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课税数量×单位税额

〖专家提示〗
  本章为非重点章,考题主要以客观题形式出现,分值约2—4分。


第八章 土地增值税法
土地增值税是对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就其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
〖考试指引〗
1、掌握土地增值税的构成要素。其中应重点掌握征税范围的界定及对若干具体情况的判定;独有的四级超率累进税率
2、重点掌握土地增值税的计算。其基本计算公式是:应纳税额=∑(每级距的土地增值额×适用税率) 或用简便计算公式:土地增值税税额=增值额×税率—扣除项目金额×速算扣除项目
3、掌握土地增值税的优惠政策

〖专家提示〗
  本章为次重点章,考题主要以计算和客观题形式出现,分值4--6分。


第九章 城镇土地使用税法
城镇土地使用税是以城镇土地为征税对象,对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
〖考试指引〗
1、掌握城镇土地使用税的构成要素,其中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中的(一)——(六)是今年新增的,应予以关注。
2、掌握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计算。其基本计算公式为:全年应纳税额=实际占用应税土地面积×适用税额
3、注意对所得税的影响

〖专家提示〗
  本章为非重点章,主要以客观和小计算题形式出现,分值约2—3分。



第十章 房产税
房产税是以房产为征税对象,依据房产价格或房产租金收入向房产所有人或经营人征收的一种税。
〖考试指引〗
1、掌握房产税的构成要素,其中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中的(四)——(七)是今年新增的,应予以关注。
2、掌握房产税的计算。其中从价计征的基本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税房产原值×(1—扣除比例)×1.2%;从租计征的基本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租金收入×12%
3、注意对所得税的影响

〖专家提示〗
  本章为非重点章,主要以客观题形式出现,考题分值约1—3分。


第十一章 车船使用税法
车船使用税,是指国家对行驶于境内公共道路的车辆和航行于境内河流、湖泊或者领海的船舶,依法征收的一种税。
〖考试指引〗
1、掌握车船使用税的构成要素
2、掌握车船使用税的计算。具体分为按净吨位、载重吨位和车辆数计算。特别注意机动车挂车、拖拉机、客货两用汽车的规定
3、注意该税对所得税的影响

〖专家提示〗
  本章为非重点章,主要以客观题和小计算题形式出现,出题分值约1—2分。


第十二章 印花税法
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使用、领受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
〖考试指引〗
1、掌握印花税的构成要素,重点记忆税率
2、掌握印花税应纳税额的计算,重点掌握计税依据的一般规定和特殊规定。印花税的基本计算公式是:应纳税额=应税凭证计税金额(或应税凭证件数)×适用税率
3、掌握税收优惠,第九点“企业改制过程中有关印花税征免规定”是今年新增部分,应予以关注。
4、掌握对违反印花税规定行为的处罚
5、注意该税对所得税的影响

〖专家提示〗
  本章为非重点章,主要以客观题和小计算题形式出现,分值约3—5分。


第十三章 契税法
契税是以所有权发生转移变动的不动产为征税对象,向产权承受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
〖考试指引〗
1、掌握契税的构成要素
2、掌握契税应纳税额的计算,计算公式是:应纳税额=计税依据×税率
3、掌握税收优惠的规定,其中第二部分是今年新增加的。
4、掌握契税征收管理

〖专家提示〗
  本章为非重点章,主要以客观题形式出现,出题分值约1—2分。


第十四章 企业所得税法
企业所得税是指国家对境内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依法征收的一种税。它是国家参与企业利润分配的重要手段。
〖考试指引〗
1、掌握企业所得税的构成要素
2、重点掌握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并能按要求正确填写所得税的纳税申报表。这部分是重中之重。具体来说:收入的每项规定、费用的每项规定、限额扣除的每项规定、不得扣除的每项规定及弥补亏损的规定,都非常重要,特别注意①P.241的3. ②P.245的(三)至P.247第一行 ③P.249的第七段 ④P.254—P.263的(8)和5、9.、10.、18.、21.、24.、25.、26.、27. 。关注房地产公司的所得税计算。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公式是: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或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调整项目
3、了解资产的税务处理和股权投资与合并分立的税务处理。其中P.267的(三)和P.274的 四、是今年新增部分,应给予关注。
4、掌握税收优惠,今年没有新增内容
5、熟练各项税额扣除的要求和计算
6、了解所得税的纳税管理和纳税申报
7、注意企业所得税与其他税种的关系
8、注意企业所得税与财务会计的异同

〖专家提示〗
  本章为重点章,考题主要以综合题、计算题和客观题的形式出现,分值约10—15分。


第十五章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
现行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基本规范,是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是为了适应外资企业特点,专门对境内外资企业的纯收益征收的一种税。是为了适应外资企业特点,专门对境内外资企业的纯收益征收的一种税。
〖考试指引〗
1、掌握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构成要素。熟练运用税率。
2、掌握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计算,特别关注境外所得税抵免的计算、预提所得税和再投资退税额的计算。
3、了解资产的税务处理和关联企业业务往来
4、重点掌握税收优惠。其中一、的(一)、(三)、(八)、(九)包含今年的新内容和二、的(四)、(五)包含去年较新的内容,应予关注。
5、了解所得税的纳税管理和纳税申报
6、注意与企业所得税的区别

〖专家提示〗
  本章为重点章,考题主要以综合题、计算题和客观题的形式出现,分值约10—15分。


第十六章 个人所得税法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考试指引〗
1、掌握个人所得税的构成要素。重点区别各类税率的规定
2、掌握个人所得税的应税所得项目的规定。确定应税所得项目是正确掌握个人所得税的关键,它可以使纳税人清楚地了解哪些项目所得要交税。同时它也是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和范围。我国个人所得税共列举了十一类的应税所得项目。其中一、二、七、九包含今年或去年新的内容或较新的内容,应予关注。
3、重点掌握应纳税所得额的规定和应纳税额的计算。其中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采用九级超额累进税率,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采用五级超额累进税率,公式为:应纳税额=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其余按比例税率。
3、掌握税收优惠
4、重点掌握境外所得的税额扣除的计算
5、了解纳税申报及缴纳

〖专家提示〗
  本章为重点章,考题主要以综合题、计算题和客观题的形式出现,分值约8—13分。


第十七章 税收征收管理法
税收征收管理法是有关税收征收管理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税收征收管理法及税收征收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2001年5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征管法。
〖考试指引〗
1、掌握税务管理的具体规定
2、掌握税款征收。税款征收是税收征收管理工作中的中心环节,在整个税收工作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重点掌握税款征收制度。
3、一般掌握税务检查
4、掌握法律责任。重点掌握对偷税的认定及其法律责任

〖专家提示〗
  本章为次重点章,章节内容较新,望考生多予注意。考题主要以综合题和客观题形式出现,分值约3—5分。


第十八章 税务行政法制
〖考试指引〗
1、掌握税务行政处罚
2、掌握税务行政复议
3、掌握税务行政诉讼
4、掌握税务行政赔偿

〖专家提示〗
  本章为非重点章,没有新增内容,考题主要以客观题形式出现,分值约1—2分。


总之:考生在复习《税法》科目时,应全面、熟练地掌握今年教材的内容,正确理解各项税收法规的要求;做题时,应准确把握,灵活运用,不可死记硬背;鉴于考试时题量大,时间紧。考生在冲刺复习时,应加强熟练程度的训练。以稳定的心态,饱满的热情参加考试,最后祝各位考生考试通过并取得好的成绩!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