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pengjing(*柠檬)
整理人: lxchuan(2004-09-19 15:01:30), 站内信件
|
1.问:《审计》第390页指出可以在审计报告意见段后增加对重大不一致事项的说明,这一说明是指强调事项段吗?如果是强调事项段,那第395页的说法不是矛盾了吗?
答:新修订的审计报告准则第二十二条规定:"当存在可能导致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且不影响已发表的意见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审计报告的意见段之后增加强调事项段对此予以强调。当存在可能对会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不确定事项(持续经营问题除外)、且不影响已发表的意见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在审计报告的意见段之后增加强调事项段对此予以强调。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强调事项段中指明,该段内容仅用于提醒会计报表使用人关注,并不影响已发表的意见。"此外,为了便于注册会计师对多期会计报表发表意见,〈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指南第5号-一一审计报告〉规定:"如果被审计单位已经重新编制了前期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审计报告的意见段之后增加强调事项段,指明本期发表与前期不同的意见的主要原因。"(本条属于对多期会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的特定要求,是对〈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7号一一审计报告〉第二十二条的补充。)由此可见,在审计报告意见段之后增加强调事项段是有严格约束的。
根据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9号一一与已审计会计报表一向披露的信息〉第十一条的规定:"如其他信息需作修改,但被审计单位予以拒绝,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不一致事项的性质及重要程度,决定是否在审计报告意见段后增加对重大不一致事项的说明,或者采取以下措施,并可以同时征求律师的意见:(一)拒绝出具审计报告;(二)解除业务约定;(三)在被审计单位股东大会等重要会议上进行陈述。"这里是指增加强调事项段。但从执行情况来看,注册会计师在执行上市公司审计业务时很难运用这一条。原因在于,上市公司编制和公布年报往往在注册会计师完成审计工作并出具了审计报告之后,如果注册会计师不完成审计工作,上市公司就没有办法编制年报,因为年报中需要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以及己审计会计报表。而注册会计师一旦出具审计报告,如果发现公布后的年报包含的其他信息与己审计会计报表中的相关信息相矛盾,也就很难实现在审计报告意见段之后增加强调事项段,或拒绝出具报告或解除业务约定,因为已经出具了审计报告。因此,上述规定需要进-步修改和完善。
2.问:"期后"发生的或有事项,如果属于重要的,是否需要"披露"昵?
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规定,或有事项指过去的交易和事项形成的一种状态,其结果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号以证实。常见的或有事项有:商业票据背书转让或贴现、未决诉讼、未决仲裁、债务担保、产品质量保证等。或有事项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不同,但也有一定的联系。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指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需要调整或说明的事项。所谓需要调整的事项,是指由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获得新的或进一步的证据,以表明依据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编制的会计报表已不再具有用性,应依据新发生的情况对资产负债表日所反映的收入、费用、资产、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进行调整。所谓需要说明的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该状况并不存在,而是期后才发生的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才发生的事项,不涉及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但为了对外提供更为有用的信息,必须以适当的方式披露该类事项。如果是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重大或有事项,不披露将严重影响会计报表使用人的判断,应当予以披露。
3.问:"注册会计师对直接和严重影响会计报表的违反法规行为,应当在编制和实施审计计划时予以充分关注,以合理确信能发现此类违反法规行为。"这话对吗?注册会计师有责任去发现严重的违法行为吗?
答:〈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8号一一错误与舞弊〉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充分考虑审计风险,实施适当的审计程序,以合理确信能够发现可能导致会计报表严重失实的错误和舞弊。这里所讲的错误与舞弊,是指被审计单位由于元意或故意违反企业会计准则及国家其他有关财务会计法规所导致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8号一一违反法规行为〉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编制和实施审计计划,评价和报告审计结果,充分关注可能对会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违反法规行为,这里所讲的违反法规行为,是指违反除企业会计准则及国家其他有关财务会计法规之外的国家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规章的行为。两个准则配合起来,构成了审计错误、舞弊和对会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违反法规行为的基础。
为什么注册会计师有义务和责任发现对会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违反法规行为呢?道理不言而喻。如果被审计单位的违反法规行为严重影响会计报表,将导致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处于无法真实和完整的状态。例如,被审计单位不遵守国家有关税收法律、法规进行偷税漏税,其结果是,不仅导致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出现虚假,而且还会面临着税收机关的处罚;税收机关一旦发现,将对被审计单位和责任人予以严厉处罚,并没收违法所得。因此,注册会计师充分关注可能对会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违法法规行为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关系到审计质量的好坏。
4.问:"注册会计师必须依赖其他注册会计师的工作结果形成审计意见,但又无法对其他注册会计师的工作加以复核。应签发带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这话对吗?
答:主审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中一般不应提及其他注册会计师的工作。如果提及其他注册会汁师的工作,必然严格限制在如下条件:一是主审注册会计师无法对其他注册会计师的工作进行复核,且无法直接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二是其他注册会计师的工作不能满足要求,且主审注册会计师无法直接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在这两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元法依赖其他注册会计师的工作,应当将其视为审计范围受到限制,根据重要程度出具保留意见或元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5.问:按照新修订的准则中对"审计报告曰"的重新定义,审计报告日是指完成审计工作的时间,那么完成审计工作日的标准是什么呢?现在很多辅导材料中对此的说法也备不相同,如何理解呢?
答:审计报告日期,是指注册会计师完成审计工作的日期。完成审计工作是指注册会计师完成了所有程序,获取的审计证据足以支持对会计报表发表意见。注册会计师在界定审计工作完成日时,应当考虑:(1)应当实施的程序已经完成;(2)应当要求被审计单位调整或披露的事项已经提出,被审计单位已经作出或拒绝作出调整或披露;(3)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已经正式签署会计报表。审计报告日期非常重要,因为它指出了注册会计师对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重大事项进行审计所负责任的最后期限。由于会计报表的编制是由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负责,因此在公司制的企业,应当把管理当局理解为董事会,相应地,"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签署会计报表日"是指董事会决议批准会计报表并由董事长签字的日期O在实际操作中,注册会计师在正式签署审计报告前,通常把审计报告草稿和已审计会计报表草稿一同提交给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如果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批准并签署已审计会计报表,则注册会计师即可签署审计报告。签署审计报告的日期通常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签署会计报表的日期为同一天,或晚于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签署会计报表的日期。
1.问:注册会计师能否在其他公司担任财务主管等职务,是否不允许担任其鉴证客户的财务主管等职务?
答: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导意见》第十条规定:“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自我评价对独立性的损害,可能损害独立性的情形主要包括:(一)鉴证小组成员曾是鉴证客户的董事、经理、其他关键管理人员或能够对鉴证业务产生重大影响的员工;(二)为鉴证客户提供直接影响鉴证业务对象的其他服务;(三)为鉴证客户编制属于鉴证业务对象的数据或其他记录。” 如果注册会计师担任其鉴证客户的财务主管或一般会计人员,就违反《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导意见》第十条的规定,损害其审计独立性。
关于注册会计师能否在其他公司担任财务主管等职务、根据目前的规定,在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注册会计师应当专职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因此,注册会计师在其他公司担任财务主管等职务并不适当。
2.问:会计师事务所拟对XYZ公司2003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甲注册会计师2000年1月进入会计师事务所前在XYZ公司担任总会计师,相隔3年,还影响甲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吗?
答:鉴证客户以前的经理、董事、或员工成为鉴证小组的成员,可能会产生经济利益、自我评价和关联关系的威胁,损害审计独立性。在鉴证小组成员需要对其在鉴证客户工作期间编制的对象或估价的会计报表要素出具报告的情况下,尤其如此。在本例中,甲注册会计师曾经在XYZ公司担任总会计师,如果当期的审计业务需要评价涉及2000年以前的会计报表,而这些会计报表是甲注册会计师受雇佣期间负责编制的,那么,甲注册会计师参与审计小组的工作就会影响审计独立性。
3.问:会计师事务所为委托单位代理纳税,可以同时承揽其会计报表审计吗?
答: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会计师事务所在提供审计服务的同时,客户可能委托会计师事务所代为向税务机关填报税单或申报表,计算审计客户应交的税额,制定税务计划,提供正式的税务意见或帮助解决税务纠纷,这些工作通常不会认为损害审计独立性,因为会计师事务所实施的工作通常受到税务机关的核查。
4.问: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知悉、发现可能存在重大舞弊行为,应:A.运用专业知识判断该公司是否确实存在舞弊行为;B.与该公司管理当局讨论,并详细记录于审计工作底槁。这两种方案中哪一种方案更为有效?
答: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发现错误或舞弊可能存在的迹象时,应当对其重要性进行评估,并确定是否修改或追加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实施修改或追加的审计程序后,应当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证实错误与舞弊是否存在,如果确实存在,注册会计师应当
确定其对会计报表的影响,并提请被审计单位进行适当处理。因此,如果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知悉、发现可能存在重大舞弊行为,仅与该公司管理当局讨论,并详细记录于审计工作底稿是不够的。
5.问:运用分析性复核,可以达到“真实、机械准确性、分类”的审计目标吗?请举例说明。
答:分析性复核程序通常有三种用途:O)在审计计划阶段,帮助注册会计师确定其他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及范围;Q)在审计实施阶段,直接作为实质性测试程序,以收集与账户余额和各类交易相关的特殊认定的证据;d)在审计报告阶段,用于对被审计单位会计
报表的整体合理性做最后复核。因此,运用分析性复核程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真实性目标,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商业银行时运用分析性复核程序验证利息收人、支出的真实性,计算可以实现机械准确性的目标,检查可以实现分类的目标。
6.问:口头证据一般比环境证据更为可靠吗?为什么?
答:两者没有可比性。口头证据属于基本证据,可以作为注册会计师形成审计结论的佐证,而环境证据不属于基本证据,只是帮助注册会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情况和环境,以确定重大错报风险领域。
7.问:下列各项目中通常应属于注册会计师审计领域的有:A.须经管理当局职业判断的会计事项;B.有异常波动的会计报表项目;C.相关内部控制制度发生变动的项目;D.会计报表截止日前后发生的经济业务。
答:上述事项都有可能成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领域。须经管理当局职业判断的会计事项如会计估计;有异常波动的会计报表项目如主营业务收人;相关内部控制制度发生变动的项目如采购存货;会计报表截止日前后发生的经济业务如销售等,都是注册会计师需要关注并
予以审计的。
8.问:关联方及其交易对会计报表反映有重要影响,注册会计师进行会计报表审计时.应在审计报告中提及重大的关联方及其交易,还是在会计报表中披露?
答:注册会计师在确定关联方交易对审计报告的影响时,应当首先着眼于关联方交易价格的公允性和披露的充分性。关于上市公司的关联方交易价格的公允性,财政部于2002年印发的(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作出了明确规定,即如果没有
确凿证据表明交易价格是公允的,对显失公允的关联方交易价格部分,一律不得确认为当期利润,应当作为资本公积金。关于关联方交易披露的充分性,财政部于1997年印发的(企业会计准则一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也作出了明确规定,即凡是在关联方之间发
生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事项,而不论是否收取价款,都应视为关联方交易。上市公司在披露关联方交易时,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关联方关系的性质、交易类型及其交易要素,包括交易的金额、占结算项目的金额或相应的比例、定价政策等(包括没有金额或只有象征性金
额的交易人 因此,如果关联方交易价格的公允性或关联方交易披露的充分性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视重要程度,出具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此外,还要关注关联方交易的合法性。
9.问:函证银行存款,应以哪个数为函证数额,是调节前,还是调节后?
答:注册会计师对银行存款的实质性测试程序为:*)银行存款日记账与总账是否相符;Q)分析性复核程序;D)取得并检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函证银行存款余额;6)检查一年以上定期存款或限定用途的存款;柏)检查大额现金和银行存款收支;门)检查
银行存款收支的正确截止;侣)检查外币银行存款的折算是否正确。
因此,函证银行存款,应当在调节后。
10.问:结账日前销售收到的支票,结账日后被银行退回,需调报表吗?
答:如果银行收到的支票属于透支支票,在资产负债表日后退回,则该事项为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注册会计师应当提请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报表予以调整。
11.问:《审计)P141尚未调整的错报漏报汇总数超过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应考虑的处理方法之一是扩大实质性测试的范围,但扩大实质性测试的范围后,尚未调整的错报、漏报汇总数仍超过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发表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请问不先提请被审
计单位调整会计报表,就直接发表意见吗?
答:无论如何,首先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如果被审计单位拒绝调整,或调整后仍然不能将错报漏报金额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发表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
12.问:当再次评估的重要性水平高于初步评估的重要性水平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追加审计程序,还是扩大审计程序?
答: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人的判断和决策。因此,重要性是针对会计报表使用人而言的,不应以注册会计师的好恶而转移。一般而言,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程序,对计划的重要性
水平作出修改时,往往从谨慎出发将重要性水平调低,进一步修改和追加审计程序。
13.问:《审计》P144,在终结审计以前,根据实质性测试的结果和其他审计证据对控制风险进行最终评估,如控制风险水平高于控制风险的初步评估水平,注册会计师应考虑是否追加相应的审计程序,为什么用“是否”?
答:在终结审计以前,应当根据实质性测试的结果和其他审计证据,对控制风险进行最终评估,并检查其是否与控制风险的初步评估结论相一致。因为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实质性测试时,也可能发现内部控制的缺陷,在终结审计结束之前,进行重新评估也就理所当然。最
终评估可能与初步评估具有一定的差距,使用“是否” 也就不足为奇。
14.问:如果重要性与审计证据的数百之间成反向关系,则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不一定反向,对吗?如何解释?
答:在审计理论和实务中存在以下关系:1)重要性水平越低,应当获取的审计证据越多;2)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其实质是,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应当获取更多的审计证据,将审计风险降下来。因此,重要性与审计风险是呈反向关系的。
15.问:在对某公司2003年度会计报表审计中,选择2004年初的应付账款明细账中的几个大额业务追查相应的原始凭证,逐笔核实入账时间是否正确,能实现的目标是完整性还是截止?
答:为了防止企业低估负债,注册会计师应检查被审计单位有无意漏记应付账款行为,例如,结合存货监盘,检查被审计单位在资产负债表日是否存在有材料人库凭证但未收到购货发票的经济业务;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后收到的购货发票,关注购货发票的日期,确认其
人账时间是否正确;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后应付账款明细账贷方发生额扣相应凭证,确认入账时间是否正确。检查时,注册会计师还可以通过询问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和采购人员,查阅资本预算、工作通知单和基建合同来进行。因此,选择2004年初的应付账款明细账中的几个
大额业务追查相应的原始凭证,逐笔核实入账时间是否正确,只能证实其存在性和入账的及时性,不能完全实现完整性和截止目标。
16.问:《审计》P310倒数第三行,长期投资转化为短期投资的合理性。若合理是否将长期投资在资产负债表中转到短期投资项目下,对二年内即将到期的长期股权投资是否转到短期投资?
答:如果长期投资在一年内即将到期,应当在短期投资项下列示,长期股权投资亦然。
17.问:《审计》盘点库存现金为什么不能证明完整性,而盘点存货能证明完整性?
答:盘点库存现金和存货都是被审计单位的行为,注册会计师对此实施的程序是监盘。根据(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5号一审计证据》第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监盘是注册会计师现场监督被审计单位各种实物资产及现金、有价证券等的盘点,并进行适当的抽查。相应
地,监盘有两层含义,一是注册会计师现场监督被审计单位进行盘点,二是注册会计师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抽查。监盘可以实现的审计目标是确认被审计单位实物资产及现金、有价证券等是否存在,是否属于被审计单位的合法财产,是否全部拥有。因此,与存在、完整性
和所有权相关。
18.问:《审计》P334检查银行存款调节表的程序 匕)与(4)有何区别?(列示来提现支票清单与检查未提现的大额支票)为什么没有检查截止日银行记付,企业未记的程序?
答:对于金额较大的未提现支票、可提现的未提现支票以及注册会计师认为重要的未提现支票,列示未提现清单,注明开票日期和收票人姓名或单位,而后检查截止日仍未提现的大额支票,弄清支票的下落和未提现的原因。
19.问:请解释《审计》P274倒数第9行“在途存货和被审计单位直接向其顾客发送的存货均已得到了适当的会计处理”。
答:根据销售和购货结算的特点,在途存货包括以到岸价格销售的货物以及以离岸价格购买的存货,前者尚未实现销售,后者已实现购货,两者均是企业存货的组成部分。被审计单位直接向其顾客发运的存货包括离岸价格销售和到岸价格销售,前者已经实现了销售,后者尚未实现销售,是企业存货的组成部分。因此,应当区分不同的特点予以会计处理。
20.问:《审计》中,在确定审计意见类型时,要比较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和汇总的错报、漏报。那么,在利润表中,多记一笔收入,如主营业务收入错报100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错报800万元,那么汇总的错报是 1000+800=1800万,还是对利润的影响数200万元,用报表层的重要性水平与哪个数比较?
答:首先,要考虑重要性水平判断基础;其次要考虑错报、漏报的方向;再次,要考虑错报、漏报的性质。
21.问:《审计》P424对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经审计的净资产额是否应全部折为注册资本。是否相当于P422的以净资产出资。企业整体改组、改制的,又如何将净资产折股中’
答:企业整体改组、改制须进行变更登记的,除实施有关程序外,注册会计师还应当检查用于折合实收资本(股本)的净资产额的确认依据及净资产折股比例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对有限责任公司会计师认为重要的未提现支票,列示未提现清单,注明开票日期和收
票人姓名或单位,而后检查截止日仍未提现的大额支票,弄清支票的下落和未提现的原因。
19.问:请解释《审计》P274倒数第9行“在途存货和被审计单位直接向其顾客发送的存货均已得到了适当的会计处理”。
答:根据销售和购货结算的特点,在途存货包括以到岸价格销售的货物以及以离岸价格购买的存货,前者尚未实现销售,后者已实现购货,两者均是企业存货的组成部分。被审计单位直接向其顾客发运的存货包括离岸价格销售和到岸价格销售,前者已经实现了销售,后者尚未实现销售,是企业存货的组成部分。因此,应当区分不同的特点予以会计处理。
20.问:《审计)中,在确定审计意见类型时,要比较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和汇总的错报、漏报。那么,在利润表中,多记一笔收入,如主营业务收入错报100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错报800万元,另么汇 总的错报是 1000+800=1800万,还是对利润的影响 数 200万元,用报表层的重要性水平与哪个数比较?
答:首先,要考虑重要性水平判断基础;其次要考虑错报、漏报的方向;再次,要考虑错报、漏报的性质。
21.问:《审计》P424对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经审计的净资产额是否应全部折为注册资本。是否相当于P422的以净资产出资。企业整体改组、改制的,又如何将净资产折股中’
答:企业整体改组、改制须进行变更登记的,除实施有关程序外,注册会计师还应当检查用于折合实收资本(股本)的净资产额的确认依据及净资产折股比例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对有限责任公司
24.问:P405某笔应收账款可以收回,而顾客却在审计报告日后申请破产。在这种情况下,就不需要修改会计报表。P364资产负债表日被审计单位认为可以收回的大额应收款项…调整有关项目的数额。两者有何区别?
答:资产负债表日被审计单位认为可以收回的大额应收款项,因资产负债表日后债务人突然破产而无法收回。如果在完成审计工作日前,注册会计师应提请被审计单位增加计提坏账数额,调整会计报表有关项目的数额。如果顾客在审计报告日后破产,被审计单位已经公
布会计报表,则注册会计师无需调整会计报表有关项目的金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