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j.wsb(少)
整理人: zy64vv(2004-09-02 16:16:00), 站内信件
|
(四十五)
电脑技术上,他接触的不再是学校里那点PC单机维护和小得要死的还引以为豪自己自建的校园网络。摆在他面前的是Digital、VAX、Apple、大型企业网、DDN,等等等等。这些以前只能在教科书和资料上才听说的机器,就连他在给学生提及这些词汇时,也被学生的提问汗颜。
还开始努力学习,少兄要考MCSE呢,在九八年那会儿,这证书特别值钱并且也很难考的,有的人一门课要考几次才过啊,少兄硬两个星期把第一本全英文的“网络必读”学习完了,第一次模拟测试没及格,然后就不停作练习题,总算通过了第一门课,还有好几门呢,他在继续努力中。
公司派给他的是一台Apple,他还不知型号,就用着,只是写写文档发发邮件。还有就是,他又开始接触到互联网了。
在大学毕业时,他和一个同学哥们对互联网很感兴趣,常跑到沙市电信局免费试用网吧里(那时不叫网吧,叫互联网多媒体演示厅)去玩,反正免费试用嘛看电影聊天,上BBS还有就是玩Email。他们分别在yahoo和163.net里各申请了一个邮箱,然后两人无聊地互相发email玩。毕业后在校教书,也比较少到沙市那边去了,并且偶尔去一次,发现那里的电脑常是满员有人上网,还要求按上网的时间长短来交费,所以差不多没去上网了。
这次,少兄在办公室里打开了久违的yahoo页面以及163.net页面,他居然还能打开yahoo的邮箱!并通过email和大学的同学联系上了,省了不少的电话费呢。
同事里很多用ICQ聊天的,前台MM告诉少兄说用ICQ可找外国朋友聊天这样也可促进你的英语进步。于是少兄开始了ICQ聊天,从此少兄更迷上了网络并有一发不可收的样子,周末常自己坐公交车到办公室来上网,并折腾了一个个人网站。搞得像模像样的,还邀请ICQ里的朋友去看看,其实,少兄ICQ朋友里相当一部分是中国人,并且差不多全是湖北老家的。他偶尔去武汉热线和荆州热线的BBS里去玩玩。
慢慢地在网络里听说了有OICQ这样一个聊天软件,是中国人自己开发的聊天软件,和ICQ功能相似。他很快就去使用OICQ了,其实就是今天的QQ了。申请一个QQ号以后开始找人聊天,也没找到什么人聊,少兄也不知该跟人家聊些什么,常常怏怏地跟人说上两句就无话可说了。
---- ::::::::::::::::::::::::::::
:::::认真灌水,厚道做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