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情感世界>>○ 围城内外>>【我的故事】>>【朝花夕拾--j.wsb 】>>【不想忘却的纪念】>>《早化稀屎》之《不想忘却的纪念》(14)

主题:《早化稀屎》之《不想忘却的纪念》(14)
发信人: j.wsb(少)
整理人: zy64vv(2004-09-02 16:13:48), 站内信件
《早化稀屎》之《不想忘却的纪念》
----游长江三峡
题记:并非为了纪念三峡

(十八) 杜甫草堂、《二泉映月》

    记住了教训,我们一早到奉节的第一件事就是找旅店。有个旅行社来接待我们,跟着他东奔西走找到一家还不错的宾馆,好像叫夔洲宾馆吧?咱还在那门口有张相片留影了,只可惜放在老家了。
    安顿好住处后就集合,吃早餐。然后随导游MM去白帝城游玩、观景点。一路上有导游MM解说,我们更是愉悦不少,抢着和MM合影,偶尔还有些乱,我也站在MM旁边合影。但在回校后被同学互相传阅相片时不知去向了。是搞丢了还是被匿藏了?不知道了,反正我就见过一眼,感觉很般配嘛。
    这一路,上山下岭的也记不全了,有时也靠着山边上走,很刺激了。导游给我们讲解着杜甫草堂,看着那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同学们在讨论着:“那会儿的杜甫就是在这环境下写文章?真是难为那文人了。”有人戏谑了:“没听说逆境出才子吗?”。如此圣堂,岂容他如此戏谑?招到一番攻击后,他不说话了。
    路边有个瞎眼的老头儿在拉二胡《二泉映月》,有同学给那碗里扔着硬币,老头既没点头致谢,也没说什么,只是旁若无人地推拉着那二胡的弓。偶尔他偏一下头,偏下来后微微向一低,附和着那旋律的节奏,然后又扬起来,接着柔柔地摆一摆头。手指头压着弦上下移动、放开、压紧、颤抖,脚尖偶尔点动一下,他完全沉溺在他的音乐里,沉溺在那忧伤而孤傲的旋律中。当他扬起头时,我感觉他没瞎,只是紧紧地闭着眼而矣,或许是他不想见着这尘世中事情吧,这万事万物在他面前清晰无比。
    不知觉,同学们已走开了,我还坐在那里享受这份苍凉与冷傲。对音乐而言,我可以说是个白痴。我不懂完全不知道他们的分类,甚至有些名曲我还不知其名,我就爱听,听着那一段段跌宕起伏的旋律,让我很感动,甚至流泪。
    初中毕业前音乐老师希望我去考艺校音乐班,她耐心地给我讲解着乐理知识,识简谱、五线谱,教我乐器、带我训练键盘。尽管音乐课上这些内容都泛泛讲过,她在这里给我讲得更仔细更清楚,我很快就懂了。很快我能识简谱唱新歌,看五线谱去弹风琴,那感觉真好。只是最终辜负了她一片苦心,我在考试时‘节奏’这一关没过。后来,她也找我谈到了,说节奏是音乐中很关键的部分,我失误了没给你训练这些。我好感动地感谢她,虽然我没能上艺校,但她教我的这些对我一生都是受益匪浅的。只是现在还是当初那水平,没任何长进,依然是个连音乐什么都不懂的傻瓜,只知道喜欢听。
    远处同学在叫我了,我回过神,就起身走了,那瞎眼的老头儿依旧在反复着那首《二泉映月》。我想转身回去给那碗里一个硬币,但想着:我这算什么,我是在施舍吗?我终究没给他硬币,尽管我听的时间最长,听得最多。因为我一直没想明白我给他硬币是什么意思。我曾给过乞丐硬币,也给街边瞎吵瞎闹的琴手硬币,但我知道那是施舍,但如果我给这个老头儿硬币的话算什么?他坐在这里和游人们共同享受着他的艺术,是在乞讨吗?我要向这么美好的艺术给予怜悯同情?当然我也还不懂艺术,我也还没想明白问题,我也就没给,但心里却有些愧疚,带着如此矛盾,我走了。



----
婚姻城堡深圳人 。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