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hornetc(九歌)
整理人: ulrikeyan(2004-08-24 18:33:28), 站内信件
|
不错,我是一个无神论者,但我从来不反对持有神论观点的个人、宗教信仰者,甚至从不怀疑宗教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现阶段及现阶段后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内有积极的社会作用的一面。也相信一些宗教信仰者中有相当数量的人其实是很普通的可能也是非常善良的人。
和宗教信仰一样,无神论是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的产物。而战斗的无神论其战斗性也是有阶段性的和局部性的。狭义的近、现代无神论是建立在反基督教本体论的基础上的,不容否认的是它对今天的科学技术的进步产生了积极的且极其深远的影响,在科学摆脱了作为“献身上帝的婢女”的可笑地位后,科学已经彻底摆脱了宗教的残酷束缚,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大。那么现代无神论的战斗性也就不应当是被强调的东西了,否则我们将可能陷入科学主义的泥淖中,进而产生出否定一切的极端主义。除非是宗教企图以科学来证明其自身的科学性,这是一切伪科学的根源,是现代迷信,是对进步人类的反动,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旗帜鲜明地进行反击。
无神论肯定不是类似宗教信仰的信仰,因为它没有偶像、固定的教义、固定的仪式、组织形式和常规活动,仅只是反基督教本体论的一种世界观。甚至连是否是信仰都值得去仔细探讨。科学研究的性质决定了它只能以唯物主义的方式进行,而无神论本身也是唯物主义的,正是在本体论基础上的一致,所以无神论支持科学而反对宗教,同样科学也支持无神论中唯物主义的部分且客观上有否定宗教信仰的本体论的具体表现。
科学不能代替一切早已为有识之士达成共识。信仰是社会稳定的三大支撑点之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附带说说,正因为如此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才需要信仰,但不一定就必须是宗教信仰。
纵观所有宗教,其积极意义的部分主要是道德要求,而道德是超越宗教的。宗教基本上是作为一种道德取向的载体才有意义的,否则和邪教、现代巫术、迷信不会有太大的区别。我们说道德是超越宗教的其实非常容易理解,在无神论者中不乏善良的人们和行为举趾高尚的人,也有暴徒,同样在宗教信仰者中也有善良的人,也有暴徒。以前有学者做过一个统计,这种善恶比例是一个趋同的数字,就是说与是否有宗教信仰无关。不容否认的是历史上人们的道德观念的产生是和宗教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甚至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但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道德从宗教这个母体上分离(叫诞生也可以)出来并不可逆地走上了自己的发展之路,具有了完整的独立性。正是这种独立性使得某些头脑冷静的人们看到了宗教越来越显得多余,同时也有一些智者看到了这个本质问题在主张无神论的同时提出了建立新的宗教的主张,以便使科学的进步和宗教载体的社会作用结合起来,如费尔巴哈。
对基督教虔诚的信会产生与之不可分离的独特的东西来,比方说,如果没有这种信就不会产生出优美的巴赫的巴洛克复调音乐来,也不会有各种精巧的宗教建筑艺术作品和精美的绘画艺术作品。从这个意义上说,基督教的在艺术史上的功绩是不容抹杀的。于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推论,在一种相对的自洽的精神体系内,对其神的崇拜也会或多或少地产生出一些积极的精神文明的作品出来,伊斯兰教、佛教、耆那教、道教等等都有。换句话说,如果今天产生出一种新的从大的方面不损害人类利益的新的宗教信仰来,对其所创造出来的神的崇拜一定还会产生出我们不知道的某种精神作品来。我们不能忽略这种必然性而去夸大某个宗教的作用,因为它是人类精神活动的必然。同样在怀疑和批判的同时不要将婴儿和洗澡水一同泼出去了。
目前,凡是能抱着一种客观的态度正视世界现实的人都会赞同多元化思想并存的意见,我国春秋战国的历史证明多元化思想并存会带来精神文化的空前繁荣,会把人类的文明推向一个更高级的阶段,它是社会发展的进步的动力之一。一般情况下,任何想对思想进行一元化统一的做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来说都是一种反动。有鉴于此,我们再来看看基督教教义的要求是什么?
基督教教义本身要求的就是人类要统一到一种模式中去,这和提倡多元化本身是相冲突的,尽管不少基督徒在别人批判基督教时也会搬出多元化并存的理念来。正是由于基督教这种极端的态度(默认大家对这一部分都比较熟悉我就不具体多说了)从而导致了基督教当今在世界范围内空前地衰落,在一些新教国家每年新的信徒人数比例在急剧下降,我的一个墨尔本的朋友(地道的萨克逊人)告诉我说在澳大利亚,现在不少于百分之五十的年轻人并没有宗教信仰,一些教会组织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无奈。持自由主义基督教态度的人(如南美甚至有将共产主义与基督教结合起来的派别)呼吁基督教应当改革,而基要主义者(新教中的原教旨主义)们则和中东的伊斯兰极端分子一样地顽固。就是说在今天基督教也面临着信仰危机。
某些反基的中国人对基督教教义将所有的人说成是罪人很反感,对基督教将不愿意相信它的人定格为不可得到救赎这一点极尽嘲笑和鄙视。这里面也有一种误解。基督教的罪论其实是一种性恶论,没什么大不了的,而救赎论和修身在本质上也无大的区别。所以没必要对基督教的这种提倡过于反感。基督教真正让人不能接受的部分是其传教方式和规定每个信徒必须进行传教,否则才是真正有罪的,并且在教义中明确地诋毁对别的神的信仰和对异教徒定论的理念,这才是基督教霸道的地方和必须予以批判的地方。其次是《圣经》无误论,这个是严重地歪曲历史的与对科学进步的反动的。另外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将爱作为核心的基督教教义中安排了一个地狱,尽管是个子虚乌有的东西,但是还是让不信基督教的人感情上受到某种伤害,对这一点我觉得作为一个自洽的宗教体系来说应当是可以理解的,不信的人没必要去小题大作,因为你不信,从精神上说那个玩意本身就不存在。
再来比较一下中国信仰基督教新教的人与西方信仰基督教的人的某些不同之处。中国人(大陆地区)信仰基督教我个人觉得是真正地将之作为宗教信仰来对待的,而西方社会(特别是在年轻人中)则多半是类似风俗的因素在起作用。有些中国的基督徒曾说牛顿是基督徒,言外之意是他的理论是信仰基督的产物。其实这是个误解,在西方传统的文化氛围中,一个人生下来不管他是否是自愿的就信仰了,何况如果不信在当时的条件下是有生命危险的,这就是典型的文化与风俗在起作用。有人说中国是一个无神论的国家,我想这要看怎么说,因为其中有些概念使用太混乱。我们的风俗中自然神和祖先崇拜的因素其实是非常大的,一个人生下来就在这种文化氛围里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和西方现在信仰基督教的人的情况基本类似,只是我们没有一个统一的组织、统一的宗教仪式(春节、清明勉强可看做有点意思在里面)和系统的教义。我们的客观现实是社会主义理论不可能允许我们去进行这方面的统一工作,邪教组织也有可能加以利用,在稳定的要求下防范肯定是必然的。因此很多人转而投向现有的合法的宗教信仰中去,加上中国人固有的一种“围城”心理,近年来信仰基督教的人数才会逐年上升。又由于是一种异域文化,所以中国人信仰基督教就会特别当一回事,至少比除基要主义者外的西方信仰者更当一回事。这种现状必然会与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冲突,规模可大可小。西方利益国家注意到这种情况,和从前老殖民主义者基本一样,基督教被当成了一种干涉中国内政的工具。另外,出于民间的反基思想的现实也被转换为对中国政府的不满,其实这方面和政府关系不大,也和无神论反基关系不大。客观地说,几百年来都是这种状况,所以我认为这个不能和政治、唯物主义、无神论扯在一起,它就是传统文化和西方基督教文化的必然冲突,说什么这是长期无神论教育的结果是不公平的。尽管如此,由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远大于基督教文化,所以今天普通老百姓对基督教在中国的反应远没有某些无神论者和科学主义者那么强烈,也没有某些政治神经特别敏感的人那样强烈,反基并不是主流意识,这点不看到也不行。
至于中国的一些信徒对马克思的“精神鸦片”说极端不满,一些无神论者也在没能正确理解的基础上拿这个来当做批判的武器。其实这也是个误解,在马克思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鸦片是作为一种麻醉剂而非毒品而说的,就是说在马克思那里并没有贬意的成分,以前有网友专门就马克思的德语版原文做了实事求是的解释,我认为是有说服力的。
以上涉及基督教和无神论方面的范围比较广,我这个人不喜欢吊书袋,篇幅也有限制,只能是泛泛而谈而无法深入到其中涉及的方方面面,大家可以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和运用自己的智慧绕过敏感部分来讨论,我们一定会从这个当今比较热门的话题中学到不少东西的。限于水平和个人一些不太成熟的看法,难免会有一些错误的东西,愿意接受批评与指正。 :)
【说明】
原文发在别处,现在转过来,大家可能会发现这有点像是我对这个版上呆过的日子里讨论的东西进行的总结,包括我现在的一些转变,也会发现我不可能转变的地方!
----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
生物天地
三思言论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