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navi(ivan)
整理人: winterlight911(2001-02-02 00:59:20), 站内信件
|
熟悉美國課堂文化--
淺談留學課業適應
雖然大部分留美學生,讀個一年半載便能拿到學位,彷彿「負笈美國」是極輕而易舉的事。但事實上,由於中美教育系統與教學方法上的不同,再加上語言上的隔閡,在留學生活初期,來自課業上有形無形的壓力多少令人感到吃不消。為了使留學生能減少留學初期的盲目摸索,以下將有系統地提供各種課業上的適應方法及注意事項,希望能讓留學生活更加得心應手。
一、選課
「選課」本身可說是一個必修學分,課程選得適當與否將是影響學期成績的最大關鍵。剛開始就讀的第一個學期,特別要注意課不要選得太多、太重,以免為自己帶來沈重的功課負擔。雖然學期 (Semester) 制的學校規定修滿十二個學分的學生才被承認全時學生 (Full Time Student) 身分 (Quarter制則為十五學分),但是若覺得負擔太重,可以跟指導教授討論少修一門課,而請他在有關文件上簽名,再向註冊組報備便仍可保持全時學生身份。
有關課程內容的資料,在開學之前就應著手收集。例如參閱學校各系目錄(Catalog)上的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或是參考課程時間表(Course Schedule)等等,都可以得知自己系上所開的課程。若想知道更詳細的課程內容,不妨主動到系辦公室直接詢問開課的教授或其助教、秘書,同時也可索取該課程整學期的上課流程表(Syllabus),上面列有詳盡的課程目標、上課進度、評分標準,以及書單等等項目,可說是選課時最實際的參考。
開學之後,正式上課或旁聽更可印證自己選課選得如何。如果上課時發現該課程並不符合自己需要、太難或者旁聽時對某課程產生興趣,都應該當機立斷儘快辦理加、退選手續。通常在開學前某一特定時間內加、退選,學校並不收取費用。
二、課堂行為
不論托福聽力成績有多高,幾乎每位留學生剛開始上課時都經歷過一段「鴨子聽雷」的茫然。如此一來便影響課堂上的反應,以及抄筆記的內容。除了儘快設法熟悉每位教授不同的口音及講話方式外,錄音或筆記都可以幫助自己進入情況,但需注意下列幾點:
1.錄音:
上課時即使聽得再認真、筆記做得再勤快,也不免有疏失之處。這時候,錄音機就成了溫習功課、補充筆記的最大幫手。但錄音之前一定要徵求教授的同意,因為牽涉到版權或其他問題,有些教授並不歡迎學生錄音。此外,必須避免對錄音過分依賴,不要以為錄音後回家可以反覆再聽,而影響上課專心的態度。
2.筆記:
除了自己預習、複習時的筆記之外,上課所記的筆記常常是課程的精華、考試時參考的寶典。大致說來,一至二個學期下來,留學生就能培養出記筆記「簡單扼要、層次分明」的功力。如果教授喜歡寫黑板,對記筆記的幫助當然很大;若是講演或討論的課,則需特別留意「There are some important points....」、或是「I'd like you to remember....」等類似的開場白,它們幾乎都是上課重點所在。
此外,還要學習過濾出重點,若教授或同學發言時說些無關緊要的話,當然就不必有聞必記了。如果筆記一直無法抄得好,應該設法跟其他同學借來參考,甚至直接向教授反映。通常教授會指派助教或特定同學協助。有了上課完整的筆記,預習、複習功課時更能如虎添翼。
3.發言:
上課時的發言,不但能與教授及其他同學做多向交流,也能充分表現出學生的參與感,進而在教授心中留下印象。
中国學生通常在課堂上表現較為沈默,許多留學生是擔心自己英語不夠好、害怕出洋相而不敢發言。如果覺得自己英語能力不強,上課發言不正是訓練自己用英語表達的好機會嗎?雖說如此,如何突破心理障礙而踴躍參與課堂討論,卻仍是留學生最需要努力克服的問題。由於美國學生從小即習慣於表達自己的意見,隨時能侃侃而談,但他們也習慣接納別人發表意見,一旦外國學生發言,他們通常會耐心聽完。剛開始若真不知如何表達,不妨先就上課聽不懂、聽不清楚的地方提出疑問,例如可以舉手向教授表示:「I can't follow you.」或是「 Could you say that again?」。當然,最好是能逐漸去除恐懼的心理,進而勇敢積極地在課堂上發表自己的看法,才能達到思想交流的目的。
三、考試、習題與報告
評量學習成果的主要方式,不外乎大小考試、作業習題與書面、口頭報告等,並不是每位教授都採取同樣的評量方式。
1.考試:
期中、期末兩次大考,成績比重約佔全學期百分之六十以上,因此每到考試期間,大家都挑燈夜戰,不敢掉以輕心。若是在課堂上考試,最好問清楚各種細節,如考試形式、內容、範圍....等。考試若採取申論題的形式,如果擔心時間不夠使用,可嘗試向教授要求延長作答時間。此外,更應問明是否能攜帶英漢或漢英字典進場作答.另外一種拿回家作答的考試(Take Home Exam),由於沒有時間等方面的嚴格限制,一般來講壓力比較不大。只要根據上課筆記、指定書籍內容發揮,再注意詞句的連貫與修飾,獲得滿意的成績應該不難。
2.指定作業(Assignment):
不同的科系有不同型態的作業習題。大致說來,數理商等系的作業以計算、應用題方式較為常見,只要上課用心聽講,再參考教科書及筆記,或跟同學、學長討論,這種作業多半難不倒留學生。而人文社會科系的作業,通常是指定閱讀和書面報告這種作業較偏重評論、分析和表達個人的見解。也有許多是要求運用所學做各類設計或規劃,這類作業必須把握主題,條理分明。除此之外,口頭簡報 (Presentation) 可能是壓力最大的一種作業型態。由於上課時要在教授及其他同學面前用英文簡報,所以文稿的擬定必須特別清楚流暢;而對隨時可能被教授或同學打岔和質疑,常會令人神經緊張。然而,準備這種作業的方式無他,唯有融會貫通,並且熟記自己所擬的文稿內容,並事先請其他同學「試聽一下,才能讓自己正式提出簡報時從容不迫。
3.學期報告(Term Paper):
有許多教授喜歡以學期報告取代考試來評量學生的學習成果,因此,有關撰寫學期報告的各種細節亦不容忽視。為了避免自己寫的報告格式不符合教授要求,最好事先能向教授索取一分報告樣本,依照其各種規定來寫,才萬無一失。
在美國留學,寫學期報告時千萬不能小看著作權的問題,凡是引用別人的資料或言詞,必須詳細註明,以免被冠上「剽竊」的罪名,輕則予以低分處分,嚴重時更遭退學的命運。如果能隨時注意引用原句時要加上引號,以及註明原文作者、書名及頁數,即可避免抄襲之嫌。著手進行學期報告時,有任何疑問或想法意見都可在教授辦公時間 (Office Hour) 與其商討。如在報告截止日期前寫完,不妨先拿去跟教授討論,一方面有利於報告整體的修飾,另外更可增加教授的印象。Office Hour 會見教授,是學生的基本權利,
萬不可以怕麻煩教授為由,而放棄了自己的利益。
撰寫學期報告時,首重內容品質,而不是文字的華美。所以只要文法正確、主旨突出、文意連貫並且清楚明瞭,就算是一篇上乘的報告。
留學生活雖不盡如「遊學」般輕鬆愜意,但是只要熟悉了與課業相關的「遊戲規則」,讀書得法,留學生也能時時忙裡偷閒的。◆
----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
凭阑半日独无言,
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
烛明香暗画楼深,
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
|
|